与碧桂园全产业链闭环的逻辑相反,装企们尝试敞开大门迈入大居住生态圈,在产业链中实现赋能。
近日,碧桂园在家居行业的全方位攻城略地的新闻,引发了行业不少恐慌,一时间,似乎装企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其实,房产商跨界做家装、进军家居行业已不是新闻,政策调控下房企要培育新增长点而将触角伸到产业链下游也是符合商业逻辑的必然。随着房企成立家装公司、与家具企业联盟,“大居住”的产业链生态模式逐渐清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房地产向下游扩展的成功案例已有许多,而被碧桂园、万科、恒大等房企纷纷看好的家装行业却发展离散。家装行业自身链条长、痛点多,低频和非标准化的行业特性又催生“劣币驱逐良币”。行业乱象让消费者头痛的同时,也拖累一些专业、透明度高的家装企业失去价格优势。过去,装企们忙于生存,在“大居住”产业链中的表现略显被动。
不过近日,在明源云和分享投资联合举办的地产生态创业营上,一些房企、装企、家装部品的大佬们再次相聚,大家居新时代联盟与地产生态营的创始人代表进行了一场关于大居住的“密谈”。与碧桂园关门做闭环的逻辑相反,企业们尝试敞开大门迈入大居住生态圈,在产业链中彼此赋能。
这次,家装企业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向上游寻找商机,向下游整合优势。
大居住产业链:困惑中蕴含着机会
如今,劣币当道的局面未变,红利散去,家装行业又经历整体增速下滑,装企们纷纷跳出家居圈,向大居住产业链寻找出路。而同样将关注点转向大居住产业链的还有受政策调控直接影响、眼看存量市场下天花板逼近的房地产商。同处在大居住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们开始尝试联盟。
其实,早在2018年5月,艾佳生活、东易日盛、尚品宅配和爱空间四家企业,就发起了大家居新时代联盟。当时企业家们达成共识,唯有先通过优质企业抱团把行业做大,才有可能真正占领稳固的市场份额,也才更有能力抵御劣币。时隔一年,大家居联盟升级为“大居住”联盟,将产业链延长,与地产开发商、部品制造、家居科技等居住相关企业开始了关于“住”的探索。
全装修时代正在靠近,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商、装企、部品及科技企业当下的发展中其实各有困境,而这些困境也正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得以进入的合作入口。先来看看产业链各环都在烦恼什么。
地产商:有需求,难交付
限价与精装房双重政策不断挤压地产商利润空间。地产商尝试自营装修,实现利润增长,但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成本压力下,装修质量难尽人意,房企因此面临着大量投诉,焦头烂额;另一方面,若将装修外包,由于成熟的合作模式尚未形成,房企对于装企能否既达到交付标准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缺乏信心。
德信集团总裁费忠敏表示,作为开发商,我们尝试过自营装修,希望为产品带来附加值。但是几次尝试下来,发现家装服务投诉多、管理复杂,优秀人才也难找,面对参差不齐的供应链企业不知如何选择。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并未对自身产品产生太多附加值。
原华鸿嘉信副总裁卞克也表达了心中的疑问,家装市场相比房产买卖场景复杂、交易复杂,产品与服务结合的属性,规模扩大之后,如何保证装修的稳定性。他表示,作为品牌地产商对装修有着规模化定制和标准化装修的双重要求,我们希望通过个性化装修提升住房的产品属性,但地产商往往欠缺相应的系统开发能力。
显然,房地产商拥有大量客户和也掌握客户的装修需求,然而依靠自身难以实现交付和利润转化。如何解决系统化装修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成了困扰开发商们的问题。
装企:劣币当道,挤占良币市场
在装修行业,令地产商感到头疼的规模化定制与标准化装修的矛盾技术上已经得到解决。通过技术和平台的搭建,以艾佳生活为代表的互联网家装,已经可以实现家装B端标准化和C端个性化。
而在装企们看来,目前的主要困境在于家装行业依然劣币横行。家装行业门槛低,致使行业中的企业良莠不齐。家装服务本身的低频特征,让市场上的部分装企将每一笔业务视为“一锤子买卖”,既然不存在回头客,自然不必费心维护品牌形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偷工减料,拖延工期,变相加价等各种问题。
同时,伴随精装房政策,市场上的毛坯房将越来越少,装企转向上游地产商,希望合作获得流量,并依靠模式创新和交付能力的优势,逐渐淘汰市场劣币。不过,参与模式仍需探索甚至试错。
艾佳生活董事长陈俊指出,劣币横行,不存在漏项增项的正规装企,在定价上没有优势,优质优价的产品反而难成气候。而与地产商合作,进行大批量产品化家装就能充分发挥头部家装企业的系统、管理、规模、成本各方面优势,保证交付,也将有利于家装市场的良币逐渐驱逐劣币。
东易日盛董事长陈辉提出,与地产商合作参与硬装并不能对大部分装企的利润增长带来帮助。精装房装修周期长,对于装企的资金链构成很大考验,同时,由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很可能遇到回款难的风险,产生大量坏账。因此精装后市场,BBC定制精装模式或许是未来机会。
定制精装和高质量交付是装企的专业和擅长,而通过与上游地产商合作,能够按工装接单,按家装付款交付是家装公司追求的未来理想模式。
« 12»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