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宝典 >

夜间经济:解构“上海购物”高质量发展密码

来源:文汇报

日前举行的十一届市委八次全会提出,聚焦多样化需求,着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发经济”等,打造消费热点。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14.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继续领跑全国。红红火火的商业气象下,“上海购物”始终充满朝气。本报今起推出“狠抓落实 善作善成·点燃消费热点”系列报道,深度剖析“上海购物”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本报记者 徐晶卉

昨夜,上海环球港延长营业时间至24时,这里被打造成一个童话小镇,全国首展冰雪奇缘特展、英伦风情利物浦市集等,吸引无数消费者前来“打卡”。同一时间,上海白玉兰广场的国际冰雪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北外滩滨江展开一段段关于“冰上奇缘”的故事,让人们自愿“快乐地晚睡”。

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以往,夜间经济仅属于盛夏,但今日的上海,却把其时间维度拉长,从盛夏持续火爆到寒冬。这背后,“夜间经济”不仅冲破了瓶颈定式,也解构着“上海购物”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冲破定式,在不同季节都能找到最美风景

很多年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中,夜间经济似乎只属于盛夏,在微醺的夏夜街头,拉出几把桌椅,唤上三五好友,大快朵颐地享用夜宵……无论是曾经的吴江路、黄河路,还是彭浦夜市,都因夜宵美食而享有盛名。

但是,伴随着城市肌理更新,月色消费的场景逐渐从室外移到室内,从街边转向购物中心,从餐饮扩容为消费各领域。在新的“容器”中,夜间经济的“内容”怎么变?如何注入新的活力?当城市管理者和商业场所重新定位夜间经济时,上海在不同季节都能找到最美的风景——

音乐与美食,点燃了夏夜热情。6月底,“大宁夜市”启动,每个周末,50家商户深度参与夜间消费脉动,夜市还首次排出“文化演出清单”,让文艺演出与购物消费交相辉映;8月初,转型后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举办“小尖顶创意游园会”,从17时营业到22时,这也是南京路步行街夜间经济的新尝试。

营造冬夜温情,灯光秀、冰雪秀则在新年到来之前吸引人们的视线。在长宁来福士,夜幕下的一场“理想之城·住在人间灯火”艺术展,围绕客厅、餐厅、书房、卧室四大居住场景,不同灯光交织,点亮每个人心中的美好;南京西路商圈的兴业太古汇则在举办“Dare Mart敢·集”,步入“绮光小径”,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冬夜市集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跳脱出“吃”这个单一化、同质化主题,上海的夜间经济变得层级丰富、延展性强,夜间购物、夜间文娱、夜间读书、夜间展览、夜跑……夜间经济在商业、旅游、文化、体育等多个行业之间跨界叠加,在不同季节调整变化,展露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

解构密码,为夜间经济重铸灵魂与肌肉

有人说,白天是城市的皮囊,夜晚才是它的灵魂。上海的夜间经济需要怎样的灵魂?今年以来,城市管理者仔细梳理难题,着力创新突破。

4月,上海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将夜间经济提上议事日程。随后,市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第一条意见就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

此后,黄浦、虹口、静安、松江等区的“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相继“上线”,为夜间经济重铸灵魂、重塑肌肉。黄浦区制定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海派特色小店的工作方案,有了“引航方向”,夜间经济全面开花。8月,六合路上办起“游园会”,得益于“备案+监管”等新“解题模式”,为步行街进行集市性质的经营活动打通了“最后一公里”;9月,豫园商城文化夜市活动启动。黄浦区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豫园股份总裁助理胡俊杰告诉记者,在豫园中心广场,每晚三个时段都会演绎3D投影鼓秀,在九曲桥湖面,每晚三个时段都会成为一个大型光影场景,再现上海故里魅力。

11月,虹口区“夜间区长”获颁证,首批“夜生活CEO”同时上任,围绕北外滩滨江这一活动地标,一批夜间主题活动在各大购物商场“上线”。12月初,“光影上海”2019灯光艺术节在瑞虹天地亮灯,以全球最富创意的灯光艺术作品,为参观者构筑光的梦境;12月末,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拉开帷幕,作为第一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之一,白玉兰广场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虹口区的夜间消费特点,树立具有示范意义的群众性冰雪品牌活动IP,打造上海浪漫冬夜里的“网红打卡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