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或将于11月再重启赴港IPO计划,计划于“双十一”之后立即寻求港交所对其上市申请的批准,可能最早于11月底就能在香港挂牌交易,最高筹集150亿美元资金。
该消息人士还透露,鉴于阿里规模的庞大及投资者对公司的熟悉,预计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前无需举行投资者会议。另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此次募集的资金在100亿-150亿美元之间。截止发稿,阿里尚未对该传闻作出回应。
据《电商报》了解,阿里巴巴早在今年6月份就传出了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6月13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私下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发行规模最高可达200亿美元。另外,在7月份的股东大会中,阿里巴巴通过了拆股计划,这更增加了市场对其即将赴港上市的热议,对此,阿里巴巴官方当时回应称:不予置评。
8月中旬,阿里巴巴发布2020财年一季度(对应2019年4月-6月)报告,报告期内阿里实现1149.24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42%;美国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人民币309.49亿元,同比增长54%。营收与利润均超市场预期。
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发布之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启动赴港上市的好时机。但有可能受到复杂的外部形势影响,市场又传出阿里巴巴将推迟赴港上市的消息。阿里巴巴对此同样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如果今日传出的消息为真,那“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过后,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将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这的确将会是一个重启IPO计划的好时机。
《电商报》了解到,自启动上市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倾向于在国内交易所上市。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产业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曾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不过于2012年宣布私有化,同年6月,阿里巴巴网络完成私有化并从港交所退市。
短暂的退市是为了更好的上市,一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阿里巴巴再次赴港提交上市申请,此次寻求的是集团的整体上市。但是由于国内交易所对“同股不同权”制度企业采取的保守态度,阿里巴巴最终因其合伙人制度的“同股不同权”架构而遗憾放弃在香港上市。
2014年,阿里巴巴转而赴美上市,获得250亿美元融资,创下全球IPO最大规模纪录。时隔5年,阿里巴巴股价已经翻了一番,市值达到约4600亿美元,与国内另一大互联网巨头腾讯交相辉映。
近年来,鉴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采取“同股不同权”制度,相关的管理制度也趋于完善,国内港交所于2018年重新对“同股不同权”制度采取了包容态度。国内相关企业如小米、美团纷纷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众所周知,国内中概股在美股市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合理的估值,相比之下,国内市场上市的企业往往会有更高的估值及更好的融资环境,因此近年来美股回A也是一种风潮。而在美股市场混的风生水起的阿里巴巴初心未改,国内市场开放之后就一直期待回到国内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港交所不仅仅对“同股不同权”制度公司的上市放开了态度,而且近期还为“同股不同权”制度的公司纳入港股通开放了通道。近日,小米、美团均被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内地的投资者也可以对这两家互联网巨头进行投资。
而被纳入港股通之后,小米、美团的股价也应声上涨,其中美团飙涨势头尤甚,市值一度站上5500亿港元高点,成为国内第三大互联网企业。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市场的优势正逐步凸显,阿里若成功回港上市,其市值或将再次迎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