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怪事,培训机构扎堆购物商场

从前,逛商场是为了去购物。后来,逛商场是为了吃吃喝喝。如今,“逛商场”是为了等孩子放学——在省城南京,由于购物中心扎堆,生意冷热不均,一些正慢慢变成培训机构聚集地。

不少购物中心培训机构扎堆

12月4日,记者来到河西中央商场。和几个月前相比,BHG超市已关门,楼上原来的一些饭馆也没有了。“其实以前人气还可以,去吃过几次很棒的新疆菜。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去就全关掉了,如今,这个商场里培训机构扎堆。”住在附近的市民陈先生说。

确实,和显得有些清冷的百货、餐饮业态相比,英语、美术等各种培训机构占据了河西中央商场的大半壁江山。李心怡家就在附近,“靠近家门口,上幼儿园的儿子在这上课,一周来好几次,上课的时候,培训机构门口围满了家长,其他点商场就没啥人了。”

位于楠溪江东街上的金奥缤润汇,周围没有地铁站,离得最近的元通站走过来也要十多分钟。记者粗粗数了下,在缤润汇有近20家培训机构,有教舞蹈的,有美术、健身,有架子鼓、钢琴、跆拳道、早教中心、英语……一名正在卡乐思机器人创意中心门口徘徊的家长说:“最近乐高火,说是能锻炼思维。儿子上了两年了,效果具体如何不清楚,每周上一次课纯属他喜欢乐高,家里一堆,每周老师带着玩,还去乐高探索中心。”二楼的七田真国际教育打的是“日式早教”的招牌,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在这里上早教上幼托。这是离我家最近的商场,教育机构多,饭店更新换代速度还可以,家庭聚会也经常在这里,最吸引人的是负二楼的一个滑冰场,许多小孩在里面学溜冰。楼下的美食广场,价格便宜口味适中。河西新开了很多商场,这儿的人气就稍微差一些了,不过这样吃饭不用排队。”

南京年新增近十个城市综合体

购物中心为何变身培训机构的聚集地?可以说是生存所逼。在消费者的眼里,河西中央商场几乎成为“完全靠辅导班生存的一个商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建设年代比较早,不符合现代shopping mall的结构,尤其是停车问题成为最大败笔,引来集体吐槽:“停在负三层的话,还要走楼梯上去再乘电梯。负一层超市小票可以换停车券,但买了东西后还要跑到四楼换。”“进停车场下坡后第一个右拐转弯半径又小又直,有些车需要挂倒挡后退一米多才能转弯成功。一入口就倒车安全怎么保障?B2常年停不进去,只能停B3,B3连个电梯都没有。”……

近年来,各大购物中心遍布南京各大板块,平均每年新增城市综合体超10个。然而,在大规模的新开业存量压力下,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部分综合体陷入客流下降、消费业态降级、营收减少的困局。购物中心从最初开一个火一个,发展成如今的冷热不均、冰火两重天。以南京的城北地区为例,目前已拥有常发广场、万谷慧、彩虹广场三个商业体,去年年底开业的招商花园城又加入战阵厮杀,其商业体量达10万平方米。紧随其后,华润、华发联合打造的近百万方城市综合体——万象天地预计将于2021年开业,商业体量更是达到了21万平方米。

商业综合体扎堆,造成同质化严重,“苦苦支撑”的城市综合体似乎变得多了起来。就拿河西新城来说,从河西北部的万达广场到河西中部的乐基广场,再到奥体的嘉业国际城、中央商场、金源广场等,这些占据河西新城较好地段的商业体,曾经人气火热,但现在因种种原因,大部分商家已衰败。河西新城第一个生活方式购物中心——嘉业国际城于2011年开业,曾是奥体商圈最先开门迎客的商业综合体,如今大楼内异常萧条。

金茂汇是南京湖南路商圈的门面担当,如今,为了自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改造。金茂汇在1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改造,据悉,这一次将升级为“览秀城”,目的是圈粉“年轻人”,聚焦城市22-30岁年轻潮流女性,打造城市潮流、文艺、多元的社交生活聚集地。

活得好靠的是“特色商业场景”

冷热不均是南京商业综合体面临的现实状况。位于新街口商圈的德基广场,销售额一直数一数二,体现了南京城的高端消费能力。在河西新城,华采天地、河西金鹰世界,加上即将开业的德基世贸中心、南京国金中心等,商业配套正不断升级提档。在河西华采天地五楼的美食区域,虽然不是双休的中午,有些饭店门口还有人在等翻牌。负一楼的盒马鲜生超市,等着自助扫码结账的人排起了队。在附近上班的刘女士说:“商场环境好,好玩好吃的店多,中午休息时会来逛逛喝杯咖啡,到超市买些菜啥的带回家。”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看,城市综合体想活得更久些,必须细研消费需求并不断创新,否则可能就只能靠培训机构生存。记者了解到,从我省包括南京今年上半年开业的购物中心的特点看,打造特色商业场景成为主流。如南京河西的华采天地以独特的建筑设计打造“第三空间”,苏州新湖广场打造了26米高的超高线泉,命名为“雨丝水帘”,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无锡万达茂以24万平方米规模成为江苏上半年开业的最大单体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南京城市综合体的总体数量趋于饱和,但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并不平衡。主城区域出现扎堆、过剩,而在一些新城、郊区又很稀缺。

本报记者 宋晓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