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乙方”永辉4亿元投建1233供应链平台 年化交易规模预计达200亿

永辉想做平台化战略的构想从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它在云超、云创、云金、云商等自身板块迭代组合之外,又找到了一个偏向于“乙方”身份的切入点——1233供应链平台。

1233供应链平台由永辉与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民天集团、怡和集团和谢香镇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永辉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0%。其采用S2B模式运作,涵盖内贸生鲜、内贸食百、进出口三个核心业务,希望能为需求方提供全球商品对接、联合采购、仓储物流、支付金融、链路营销、品控溯源和数据赋能等综合性供应链服务。

上述业务架构决定了1233供应链平台主要链接两个方面,一是类似于联合利华、宝洁这样的供应商资源,二是具有供应链对接需求,能够购买平台服务的中小型零售企业。这意味着,1233平台实际上更偏向乙方属性。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成立将近6个月后,1233平台先后引进700多个商品供应方,上线生鲜、食品SKU超过6000个。据其官方数据透露,截止今年10月底,1233平台年化交易规模预计达到200亿人民币。

对于永辉来说,出资成立1233平台一方面能够协同永辉云商、云超等相关板块,扩大商品采购规模、获取更多性价比较高的商品资源。尤其是在永辉提出回归超市主业的背景下,1233平台从一定程度上试水了兼顾平台化战略及回归主业的操作思路。

另一方面,对外开放食材定制、全球商品采供、物流、体验营销、数据整合分析等供应链能力,也是永辉落地平台化战略、探索生态联盟的重要路径。就像永辉云创负责人张轩宁此前所说,“零售的本质是,小的都发挥不了作用,太散的也发挥不了作用。永辉正在以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共治理的共生平台系统,从一家零售企业进化为一家服务零售的科技企业。”

而以投资方式操盘,并联合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民天集团等方面投资运营,既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永辉超市作为上市公司,在试错方面所需承担的资本市场压力。也能削弱部分中小型零售企业对于永辉的“同行戒备”。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永辉相关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对小米围绕生态圈合作的发展模式表示推崇,结合永辉独立彩食鲜、云创、投建1233平台等动作来看,其对于平台化战略的构想几乎没有改变,而试水“乙方”立场、回归超市主业等举措,不妨看作是永辉棋盘上的以退为进。

资源驱动型平台

以直采、联采、生态圈战略合作

在1233平台内部,永辉现有业务被称为“药引子”,意味帮助1233平台迅速做起采购量,使其进入正常运转,从而通过“大鱼带小鱼”的鱼群效应,实现高效、低成本引流。“纵观目前主流供应链平台,大都尚未完全实现盈利,核心原因是缺少买卖双方的资源基础,使得获客成本高昂,导致平台运营需要巨额投入。”一位观察1233平台的零售高管分析称。

由此也能看出,1233平台目前来说更像是一个资源驱动型平台。前期迅速做起规模,使其成为需求方关注的主流供应链平台,后期则拓展更多增值服务,联通永辉等多方资源搭建供应链大平台、乃至生态圈。

就拿买方资源来说,永辉体系中各业态合适的采购需求大都会对接给1233平台,类似于彩食鲜平台如今也会成为1233平台的重要需求方。《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仅在2019年进口博览会上,永辉就与近10家全球生鲜、食百供应商达成采购合作,涉及金额达数千万美元。考虑到永辉遍布全国20个省区、超过1000家门店的业态布局,其全年采购规模不容小觑。

在卖方资源上,1233平台的投资方或是像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这样,有利于其依托政府及国企股东牵线境外侨商,对接政策支持;或是以怡和集团为代表,具有买卖方资源和贸易物流集团以及关联企业对接。

举例来说,在宣布1233平台立项的同时,永辉也宣布出资3000万元增设福州东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目的是拓展进出口业务和获取自贸区经营资格,从而配合牛奶国际商品和海外采购商品顺利通关。

对于一家处于起步阶段的供应链平台来说,“拿下”永辉采购订单,对接股东资源,无疑是减轻业务、量级压力的一大支撑。由此也能看出,永辉在大力扶植1233平台,使其为云商、云超板块提供业务便利的同时,也能迅速成为一家独立运作的第三方供应链平台。

据1233平台方面透露,其业务架构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内贸生鲜、内贸食百和进出口业务。旗下涵盖全球寻源、联合采购、仓储物流、支付金融、链路营销、品控溯源和数据赋能七个具体模块。

其中内贸业务主要落点在采购规模优势、以及由永辉生鲜经验、源头直采、品质控制、冷链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解决方案层面。比如说,一些区域零售企业因采购规模受限,一时间难以获取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资源,在采购流程中也会因经验问题导致损耗较大等问题出现。而1233平台将永辉生鲜运营经验作为卖点,可以说戳中痛点,具备一定吸引力。

而进出口业务的优势则体现在差异化商品对接、进出口贸易流程优化等环节。“据了解,1233平台自7月开始引进哈萨克斯坦面粉,通过匹配食品制作商,实现联合采购降低成本;借助物流服务,让面粉从哈萨克斯坦顺利进厂、进店;同步给出终端营销策略,推动面粉制成品销售,最终搭建起整个进口销售链路方案。”一位不愿具名的零售高管举例称。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1233平台目前已拓展出直采、联采、生态圈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其在10月30日牵头推出的全球进口商品招商大会,就对接了荷兰皇家阿霍德集团、大昌行、青澄供应链、易联全球、东方快船及H.I.G等近百家供应商、代理商,招商品类涵盖生鲜、食品、用品等多个品类。其官方对此表示,1233平台年化交易规模预计达到近200亿人民币。

“甲方”是否买单

是平台化构想落地关键

继彩食鲜、企业购等业务之后,1233供应链平台是永辉力推的又一个对外端口。它拉来了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民天集团、怡和集团等多位资源型股东,以求弥补永辉短板,获取合作共赢。但支撑1233平台长远发展的核心点仍然在于“甲方”,即以中小型零售商为代表的目标客户群是否买单。

这里大体取决于两个层面,一是就1233平台内部来看,它能否切实解决目标客户群的联采、直采等需求,而不是单纯依赖永辉采购体量。二是相比较阿里巴巴等同类型供应链平台来说,永辉如何为1233平台塑造差异化竞争力。

目前来看,中小型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供应链平台尚未成为主流趋势。因为大多数供应链平台提供外包服务都是为企业省事、省钱,而不是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这就使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宁愿投入成本,希望搭建自己的供应链能力,也不会贸然接入第三方平台,将自己的核心生命线交予他人之手。而一些小B客户虽然乐意对接,但其弊端同样明显,例如客户忠诚度较低,崇尚“薅羊毛”。“一个店主手机中下载了近10个APP,谁搞促销、谁有活动就通过谁下单”,一位供应链平台的地推人员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同时,类似于阿里巴巴、怡亚通等企业也在深耕供应链平台,它们都有可能成为1233平台的竞争品牌。怡亚通相关负责人就曾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享了一组数据,即怡亚通“380平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流通快消分销服务平台,它覆盖了300个城市,触达近200万个夫妻老婆店,2017年总营收达到686亿,其中深度380快消品业务业务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而1233平台的主要卖点在于生鲜以及进出口贸易,有永辉做背书,并为其提供资源助力,短期内或许可以帮助1233平台迅速起量。但长期来看,永辉生鲜的核心并非是货源,而是其积淀多年的生鲜运营能力。1233平台能否以此作为卖点,又能不为永辉所介意,目前还未可知。

不过,可以看出的是,1233平台的上马运营,将有利于永辉落地其平台化战略。比如单就物流方面来说,永辉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本身只为自有体系所用,但1233平台将其作为一大卖点,承诺为需求方提供给头部物流服务商合作资源,并与永辉物流对接,使其可以在线预约全省各省仓收货。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差,1233平台表示提供多家服务商的真实报价,并针对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物流方案设计,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这使得永辉可以在对接第三方需求方的前提下,摊薄供应链成本,开辟新的盈利点。而在物流之外,1233平台还有采购、选品、防损、金融等多种服务,由点连线之下,永辉的平台化战略随即有了落地可能。更重要的是,这些需求方对接1233平台必然会积累数据资源,这对于永辉来说,必然会成为其拓展大平台、搭建生态圈的一大助力。

如同1233平台官方所说,“1233希望通过场景联通、数据贯通和价值互通串联起不同的业务场景,持续推动模式和技术创新。一方面深入挖掘数据,一方面开放数据资源;通过赋能,让合作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分享和创造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