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12月7日晚,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一辆沪N牌照的救护车闪着警示灯在上海浦东机场接机,然而它接的却是几名手提购物袋的年轻人。

视频中,能清晰地看到,在机场到达区域外的马路上,一辆白底有部分红色涂装的救护车闪着红灯,几个人正在将一堆行李物品搬上救护车。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网友在发布视频的同时,还写道:“满满一车免税品的购物袋塞在车子里”。上海机场:系员工私自违规使用救护车上海机场集团官方微博7日晚做出回应称,经过核查,该救护车系浦东机场所属,为浦东机场当班员工私自违规使用,机场方面将按规定对当事人作出严肃处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据了解,浦东机场的救护车主要承担对危重病员进行院前救治和转运服务,在机场范围内或起降航班中有需要急救的危重乘客,都需要由机场的救护车将需要就医的旅客转运到医院。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接受全社会监督8日上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回应此事称,根据车牌查询,该车并不是上海院前急救系统救护车。上海120的救护车全部为沪牌,车身底色为白色,蓝色腰条拉花,并不是图中的红色。此外,所有上海120救护车标有“生命急救之星”和“120”标志,侧面标有“上海急救”字样,尾侧还标有所属区和车辆编号。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120院前急救系统救护车(上海市医疗中心供图)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表示,目前,全市所有的120院前急救系统救护车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里全部可以查询,接受全社会监督,也便于市民区别真正的急救车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针对回应,网友:不买账!这段视频一经发布,就立刻引起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对此种行为表示谴责。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还有网友表示,这种现象暴露了机场对于救护车这类资源管理混乱的问题,应当严肃追查。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救护车闪灯接机  已涉嫌违法

下了飞机,上海浦东机场官方网站推荐6种回家方式:地铁、公交机场专线、磁悬浮列车、出租车、长途客运和私家车。而当晚市民拍到的这一幕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第7种方式——来浦东机场接机的居然是一辆救护车!在我们惯有的概念里,被救护车接去的地方大都是医院,命悬一线被抢救的滋味一般人都不想尝试。而视频里的几位年轻人可能倒不这么想:救护车不也是车么,谁叫它开得快还不堵车呢!这么说来,救护车的确是“特权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而同时,法律对这份“特权”也规定了明确的适用范围:“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显然,视频中这辆闪着灯来接机的救护车既不享有“特权”,更已经违法。滥用“特权”是对社会善意的践踏救护车闪着灯光呼啸而过的身影总是匆匆,也许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不止一次。躺在担架床上的是谁的亲人?爱他(她)的人们此刻该有多么焦急与慌张。一路通行的“特权”背后,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争分夺秒;社会车辆让行的背后,是所有人敬畏生命、敬重生命的共识。此情此景,正体现了社会的温度,这温度就是由一点一滴的善意组成。而这辆不接病人的救护车,给善意浇了一头冰水。在救护车接机的视频下,不难看到这样的评论:“滥用特种车辆,以后在路上谁还会为特种车辆让道,不要把这种事看小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机场救护车变免税商品“购物车” ,这件事大了!

反思不应止于处理当事人   这“三问”需对公众有所交代

目前,上海机场集团对此事已做出回应,将对当事人做出处理。但对于此事的追问还不应该止于此,还有一些问题仍需对公众有所交代:第一,浦东机场的救护车主要承担对危重病员进行院前救治和转运服务,在机场范围内或起降航班中有需要急救的危重乘客,都需要由机场的救护车将需要就医的旅客转运到医院。救护车一旦在关键时刻缺位,将给生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当班员工为何可以随意调用,机场方面却不知情,这是否反映了管理缺失?又缺失在什么地方?第二,救命车如此轻易地开出去接人,用网友说法是“一个敢开,一个敢坐”,这里面涉及什么样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彻查清楚。第三,事件既涉及机场管理、也涉及到急救应急管理,偶然发生的情况暴露了不少问题。在真正需要应急的时候,是否一定没有漏洞?这三问,希望我们都能尽快得到答案。

对此,你怎么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