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风险资本正在杀死生鲜电商?

先有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在出现资金链断裂被迫关店的消息。12月9日在武汉于2018年10月注册成立的吉及鲜召开全员会,会上CEO台璐阳宣布公司融资失败,开始裁员、关店。更为低调退出的妙生活已与上月清算完毕,安全退出。

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时间成立的生鲜电商平台都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困境。相比较而言,妙生活成立较早,2016年开始从早期的O2O生鲜转型社区生鲜,第二年妙生活在上海地区实现了小规模化盈利,模式跑通。2018年妙生活获得金额可观的B轮融资,开始在市场加速,模式也从盈利复制走上了烧钱开拓市场,直到上月的破产清算。

而呆萝卜对外宣称,截至2019年9月在合肥大本营之外已经进入18座城市,开出1000家以上门店。但其中由四分之三以上的门店是在最近两年获得风险资本加持之后开出的。吉及鲜的品牌成立虽然较晚,但同样在今年4月、5月连续获得两轮融资,估值过亿。

快速扩张之时,资本成了它们最好的加速器,现在资本不再光临,规模带给它们的不是利润,而是无底洞的亏损。给资本和经营者心中的问号是,生鲜电商到底与风险资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才有今天两败俱伤的结局。

生鲜电商的运营者都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互联网人,无论是巨头的美团、阿里也好,还是这些一穷二白的创业者,他们都将生鲜电商首先理解为电商,其次才认为是零售。前置仓+到家的模式和前置仓+到店的模式,仓位的区位选择和到家时效控制都是从互联网用户的体验出发,总是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最高效的服务。

它们的认知中,小规模的亏损并不需要在意,有了市场之后才需要去关注如何盈利,但现在市场和资本都没有给它们盈利的机会,资本不再坚持的难道是看不到规模化垄断的可能性吗?

其实这些创业者没有想明白的是,生鲜电商应让生意盈利的零售业,其次才是电商产物,零售的特点是资金流转快,回本迅速,但基本上不会产生复利。与之相反的电商是先投入,投入越大,用户越多,复利就会是指数级的增长。所以它们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商业模式,如果一仓没有盈利,那么有十个仓之后,也不会因为有甚于九个仓的加入,让第一个仓盈利,第一个仓能否盈利,不依赖于整体,而是完全受单独的环境决定。这是零售业的本质,现在所推行的生鲜电商模式也是依据于此在运营。

资本的加入只是加快了规模化的能力,并没有提高盈利能力,所以在退潮之后它们才是风口上摔下来的猪。吉及鲜CEO台璐阳内部讲话中说到:“我没能在我们最顺利的时候把融资节奏带好,而是选择盲目扩张。”台璐阳清楚的知道这样的运营方式是将未来所有的可能性都放在了风险资本上。

生鲜电商接二连三的问题还在于,目前的经营方式即使在实现整体规模化后,也不可能总体盈利,前置仓和快速履约产生的高成本是商品利润无法覆盖抵消掉的。风投也因此选择退出。

成也风投,败也风投。风投投出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企业,但不意味着风投可以进入到所有形态的商业中去,此次的生鲜大败局,风险资本就是那个最致命的一击,在单点没有盈利之时,还寻求市场扩张。结局不是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吗?风投及时止损,市场洗牌过后,生鲜电商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商业中可能存在的盈利点。现有的模式无法走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