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果你问一下年轻人有多久没逛商场了,预计答案会是半年,甚至是一年。这就是当下的线下零售商场的情况,平时上班期间,里面一片冷清,只有餐饮店有一些人气。
风水轮流转,今日的购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商的崛起,让很多年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所要的一切东西,懒、宅一族群体越来越庞大。一个双11,就能将消费者大半年的需求满足了,说电商抢了线下的生意也没错。但线上确实具备优势,产品丰富,价格档次多,货比三家,加上退换货越来越方便,所以,淘宝天猫吸引了6亿多人群,阿里赚得盘满钵满。
过去几年,线下实体遭遇了很大的冲击,大量的倒闭换血,一些实力比较弱的商场就消失在时代洪流中。后来一些巨头通过调整,慢慢有所恢复,但仍然有一些还是没能熬过去,大量的商家撤离关门,依旧没有停过。
就拿上海市来说,过去这么多年,关门、易主、换脸的商场超200家。顶着日本三大百货之一的光环的高岛屋,在2012年进入中国后,苦撑7年,几乎年年亏损,最后不得不做出了关门的决定。90年代初开的虹桥友谊商城,是高端百货的代表,也没能顶住,市民纷纷拍照留念。即便是新生活方式购物中心—淮海755,开业初期迎来大面积的排队,如今也不见了踪影。
不只是这些各地的知名商场,就连一些全国名列前茅的大型商场也出现了关店的情况。比如深圳罗湖万象城,那可是生意最好的一个商场之一,天然的地理位置和人流,让这里成为了最繁华的商圈。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也挡不住关门。近日,占据了万象城四层的芮欧百货即将撤离,2004年开业,早期还是风生水起,号称“国内第一家外资女性专门百货”。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生意始终不温不火,直至面临经营困难,传出倒闭撤离的消息。
人气惨淡,几乎没什么人,工作人员躲在角落玩手机!而商铺与商铺之间门口工作人员,大眼瞪小眼,工作毫无动力……这就是目前很多商场面临的现状,没有生意,每天还要付高昂的租金,以及人工,亏本买卖自然做不了几天,慢慢的大家都撤离,随后店铺是一波又一波的更换,但始终赚不到钱。
那除了电商的冲击,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商场面临今日的困难处境呢?总结起来大概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租金高,这是最大的痛点之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但房价在上涨,房租也一样跟着上涨。对于黄金商业圈的商场来说,那更是最昂贵的地方。为了应付高昂的租金,你要么薄利多销,要么是卖高价位产品,所以,对商场本身的人气,以及客源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总之,一旦你的利润跟不上,就只能陷入亏损,最后关门撤离。
其次是商场的经营问题。一个商场无论是处于什么位置,都需要用心经营,人气才会慢慢旺起来。不然只会逐渐流失人群,让商场生意惨淡。比如装修廉价,一看就很low;再比如有些商场入口处总是脏脏的,门口停满电瓶车,影响出行,而且入口处的墙上很多小广告,非常影响购物体验。
这些都是细节的管理,商场从外围到内部,如果显得脏乱差,陈旧档次低,年轻人肯定不愿意去,这些都需要经营者善于管理。在这方面万达广场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在万达广场的外面绝对看不到什么电动车之类的,非常干净整洁,一进入商场灯光调色,整体的卫生环境,装修等等都非常舒服。能够提供给用户很好的购物体验。
王健林曾说过,在中国真正懂商业的人很少,而王健林能算一下。曾经在万达内部的一次会议上,有高管提出在万达广场里面设立凳子,方便消费者休息。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王健林的否决,他说这是万万不行的,一旦设了凳子,消费者就会在这里坐着吃东西,各种瓜果皮屑,会丢一地,外卖员也会在上面停留,搞脏凳子,还可能渗出汤汁等等,这无疑会让整个商场的环境变得恶劣。所以,万达广场都没有设凳子。
一个商场生意好不好做,外界环境确实有影响,但更多的是内在的经营能力,要真正懂得消费者,懂得商业之道,才能把商场经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