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不能阻断中国式创新
一、疫情背后的弹性供应链
新冠疫情至今,“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免?”对于每个人答案可能有所不同,而对于企业各级主体,疫情也是一次巨大考验和试金石。
今天,我们要从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小切面说起:疫情中的商业创新。
因为医疗防护用品需求暴增,产量严重不足,三枪内衣改造生产线,转产口罩。从生产线、审批资质到培训员工,78小时就交出第一批防护服,送往一线。在2003年非典期间,三枪就这样干过。
富士康也迅速导入口罩生产线,2月5日顺利试产。水星家纺不到48小时,把十条被套生产线改为防护服生产线。还有红豆服饰、爹地宝贝等等纸尿裤和内衣工厂,都用极短时间完成改造,加入口罩的生产大军。
这些创新背后是什么?是中国强大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才有弹性去灵活应对暴增或突变的需求。
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还没有国家能取代的优势。
再举例。据美国媒体报道,乔布斯还在世时,奥巴马希望他能把iPhone工厂迁回美国。乔布斯说:“如果iPhone设计修改了,中国工厂能做到2小时开工,24小时实现交付,美国能做到这点的话,我马上搬回去。”
我们大众的感知非常少,但是,中国供应链工业门类的完整度,以及企业和工人生产的高效高质,已经成为经济的增长支柱和创新之源。
今天,可能是疫情以来对于电子供应商士气大涨的一天。因为小米10发布会率先吹响了行业进军的冲锋号。“纯线上直播”,振臂一呼,供应链企业纷纷站台支持小米10发布,给全产业链注入一剂强心针,激活信心。
疫情之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都将随着5G的逐步商业化,而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背后,不可或缺的是这些终端应用、硬件、云计算服务器的供应商、每个环节持续的努力。
中国巨量的市场,一旦需求被点燃,必然撬动上游供应的承接能力和技术能力,于是市场端和生产端双双结构升级。
无论是否有“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宏观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十年,智能手机、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短视频等等的创新应用已经硕果累累,而下十年的5G商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正在拉开序幕,或许是时候,应该去反思和回答,什么是“中国式创新”?
二、“小米模式”与“积木游戏”
回望这10年中国生长出的商业创新模式,其实是两个红利的叠加:供应链升级和互联网红利。
当iPhone 4横空出世,定价4999元和5999元,而小米直接腰斩定价,打回成本价;
当城市化推进,商业地价节节攀升,零售加价率过高,人们转向价格更亲民、更便捷的电商,淘宝、京东等等平台飞速成长;
当电商平台流量趋贵,中小品牌、工厂代工厂难以承担成本,而三四五六线城市县城的消费还没得到充分释放,于是拼多多杀出血路。
中国快速发展了四十年,沉淀了四十年的产业供应链。这才能带来互联网、新零售到物联网的“弯道超车”。
而以上案例的“中国式”的商业创新,最早还要追溯到“小米模式”。小米模式的跑通,有三个步骤。
首先,啃下供应链的硬骨头;
很多人只看到小米的互联网营销,这其实是片面的。小米做手机首先要解决的,是供应商的问题,尤其是芯片和屏幕。
硬件采购,要从研发、生产、库存等等方面考量,周期较长。所以手机硬件供应商更喜欢现有的手机厂商,而不是像小米这样的新厂商,没有任何销量可以参考。
幸亏雷军在金山上市、后来投资的前期经历中,在互联网圈、软件圈、投资圈都积累了资源。在动用了所有能用的关系后,花了整3个月才搞定高通,解决芯片供应。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3.11”超级大地震,而且引发了海啸和严重的核泄漏。 但仅仅两周后,雷军就带着团队飞日本拜访屏幕供应商夏普。 整个航班几乎就只有他们几个人。
在谈判的最后阶段,从早上8点一直谈到晚上11点,对方换了三拨人。 用心良苦的雷军,最终感动了屏幕供应商夏普公司。
这个商业模式的跑通,需要产业和资本的一定积累,而后需要源源不断的市场正反馈。也就是说,产品更新迭代、营销销量一定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才可能持续维持现金流,去拿到最新、质量最好的零组件供应。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就能理解,后来入场的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电视,即便团队有噱头、产品有亮点,也难以进入头部,或者无法维持现金流。
因为像手机这样的复杂硬件生意,越是长期主义,越能积累势能,进行创新。
其次,铁粉+裂变,爆款打开市场;
虽然后来这种开发布会、放PPT的模式,已经被贾跃亭们用烂了,但回到2011年,雷军带给市场的,是惊艳。
从苹果的4999元到小米的1999元,小米锚定的,是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价位。
事实上,从金山到小米,从员工到用户,雷军的创业路,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梦想和自律,吸引着很多的追随者,从海外放弃高薪工作回国打拼的伙伴,到遍布全国的“发烧友”和粉丝。
伴随智能机、互联网一波一波的红利,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电视和线下,转到线上。“雷布斯”也收获了第1批米粉,成为产品不断迭代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甚至,还有意料之外的“惊喜”。2015年,B站上一段雷军的鬼畜视频大火,席卷全国。所有人都知道了“are you OK?”的段子。
一个企业家因为鬼畜,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顶级流量,正是智能机与移动互联网双爆发的写照。
次年,小米就登上大陆智能机出货量第一的宝座。
但是,这一个阶段的中国,核心技术是不足的,是“缺芯少屏”的阶段。小米利用中国的市场分摊高昂的供应链和研发成本,去撬动上游,乘上互联网的东风,拓荒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而后华为等先后切入,蓝海变红,却让中国大众以最快速度享受从3G到4G的红利。
智能手机的平民化,才是后来移动支付、短视频平台、新零售、生活服务O2O等等能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第三步,小米模式的自我复制,布局物联网生态链。
小米一边推新产品,一边把自己一套组合拳的经验,复制到了一百多家小米生态链公司上。这里面,有手环、平衡车等等黑科技,有小米电视、小米盒子、智能音箱、电饭煲、空气净化器、空调等等智能家居。
小米不仅成了黑科技的代名词,也把生态链公司送上市。
从缺芯少屏的时代,一步一步建立成熟完整的供应链,从OEM(定点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以市场换技术,以资本补贴科技和人才。
中国供应链在近10年间,也取得了巨大的升级和成就,不断往产业价值链上移,不断往自主科技端上游去扩展,不断从快速模仿到推陈出新产品,然后拿下相关专利和核心技术。
曾任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的曾鸣教授,在2010年出版的《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一书中用了一个“积木游戏”的比喻:
“(中国制造业)就像一个拆积木游戏,跨国公司不断往上垒,中国企业却因为占据了更为坚实的底部,可以积蓄足够的力量,一块块从容地拆走前者的战果。”
他也在这本书中提出:价格创新,是中国特有的创新模式。
小米模式跑通的十年,可谓是“价格创新”和“拆积木”的注脚。
在这些小家电、智能硬件上,在许多产业、细分产业,把头部品牌从外国品牌变成国货,拆走跨国企业的战果。“中国制造”也更加被世界市场认可,打上“超级性价比”的标签。
用互联网爆款撬动上游供应链,在后来异军突起的拼多多、名创等等新兴的消费平台或零售品牌身上,都能找到影子。他们无一不是在特定市场撬动并升级了中国供应链,创新平台生态。这种协作方式,正在往更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渗透。
就像王煜全在《全球风口》中总结的:
新兴企业的生长方式是‘积木式创新’,外部协作资源像积木一样即插即用,就好像乐高积木,不管最终的规模有多大,都是由一堆小积木组成的。
当拥有了几乎是全球工业最完整、灵活的供应链,和全世界最大的区域互联网,如果探索出新的协作道路,最高效地利用分配资源,将激发潜力无穷的创新力量。
接下来,5G和物联网的来临,又将是一个中国供应链弯道超车的契机,也是创新升级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下十年的创新:硬件+5G
上十年,是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创新如何再升级?
答案是:商业创新叠加技术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叠加5G创新。
就像上十年从2G到4G,敢为天下先者,将拔得头筹。十年前iPhone 4一经问世,在全球掀起一场巨浪,紧随其后三星小米进击。下一个10年,先行者亦将成为引领者。
就在节前节后,一波5G创新者已经纷至沓来。小米,面对线下场景基本阻断,还是决定于2月13日首创“纯在线直播”新品发布会,推出小米10 5G手机,希望能振奋产业界和经济界,同时要以不断升级的产品力和技术力,把小米10旗舰机推向高端市场。
正如我们开头所说,黑天鹅事件并不会阻挡宏观大势的走向,但很可能影响全国、全产业上下的信心。
是短期的负面影响?或加速在线医疗、办公、教育或无人零售的爆发?或长期来看,推动医疗体系的改革?影响的复杂性就在于不可预知,而重要的正是全民一致携手同心,产业上下共克时艰的信念。
“我们要有信念,生活可以被肺炎影响,但绝不会被肺炎打败。”在接受雷建平采访时,雷军说,上游和渠道都希望小米通过一场成功的旗舰产品发布能提振行业信心,开个好头,带动需求把上下游整体良性运动带动起来。
对于整个行业的信心,从电子到大消费,都需要振奋人心的正能量信息。
史上第一场“纯网上直播的新品发布会”对于任何手机厂商都是一次未知的挑战。雷军戴着口罩开场,给数百万守在屏幕前的观众,带来诸多“惊喜”。
首先,近年来小米在战略上让红米接过“性价比”的大旗,所以能不再受以往的定位限制去选择组件。跳脱出以往的身份,小米10成为市面上高端硬件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核心体验上,还是在摄影、屏幕、芯片再到扬声器等质感和品质上,小米10都超越了自己,树立起2020年高端旗舰的新标准。这里不做赘述,有兴趣可以戳Bilibili的硬核测评。
除了小米10、小米10 Pro两款新品,一同亮相的还有专为5G时代AIoT设备互联打造的小米首款WiFi6路由器,小米AIoT路由器AX3600和小米无线充蓝牙音箱、小米GaN充电器65W等多款新品。
十年全方位、多维度地立体布局,就是为了5G物联网时代。
技术立业,是流淌在小米血液里的基因。2019年小米集团研发投入约70亿元,预计2020年研发投入将接近100亿元。持续的投入,稳中上升的市场定位,加之全方位链接的小米生态链布局,让小米在创新上始终处于行业前列。
5G时代对于科技的要求,对比前一个互联网时代也在“升维”。小米的硬件布局,以及小米10的定位升维,都是中国企业在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不断打破边界,进行创新的写照。
转眼小米就10岁了,很多人看着它长大。但回到最初,我们都刚刚启程的时候,小米始终有个梦想:让高精尖科技最快普及大众市场。看着它长大的人,无论是不是米粉,或许都抱着“最初的梦想”。
在走过十年无数个十字路口后,你还记得吗?
四、创新的路口:
华强北向左,小米向右
2010年,华强北向左,小米向右。可谓电子产业的两个缩影。
十年间,深圳的华强北见风口就上,从手机元器件到VR、AR设备,再到比特币挖矿矿机,再到电子烟,去年又入驻了一大批美妆……
华强北,曾经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在风口下飘摇不定。而小米模式,正在坚定地去构建自主创新的生态系统。
曾几何时,华强北寄快递缩写“SZ”,逐渐就被人叫成“山寨”而传开了,至今始终未能摆脱这两个字。
同时雷军选了“MI”作为logo名字,因为“Mobile Internet”。到现在,我们或许还可以叫它“Mobile Innovation”。
中国市场特有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优势,正在撬动尖端科技创新。
“中国式创新”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时刻演进、随时代而变化,它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需要一代又一代去给出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