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科技主导下 全球科技竞争核心将是物联网区块链

“光伏面板,中国在全世界50%的市场份额,15%的技术在国外;高铁,在国内是100%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还是有10%在国外。数字支付,中国是95%都在我们自己手里,有10%的技术在国外。半导体,我们整个技术90%在国外。”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很快,但在基础、核心“卡脖子”技术上还是有很多不足。

在朱民看来,疫情影响下,冲击最大的是科技。疫情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中国进一步走向一个全球引领科技的高峰。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正在到来,在这种趋势下,任何一个纯线上或线下企业可能都活不到明天。

朱民称,新基建的核心就是在传统的物流和人流当中加一个数据流,通过人流、物流、数据流产生产业流和资金流,变成价值流。而数字流是新基建的核心。

以下为朱民的演讲速记,投中网整理:

感谢会议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又一次回到通州,和大家做一个沟通和交流,也感谢燕冬的介绍,实在不敢当,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我现在只是一个退休的老人,偶尔做一点小小的研究。

今天很高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观察,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大潮正在到来,纯线上或线下企业可能活不到明天

疫情我们看到,在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金融市场巨大波动,国际政治生态恶化,但是所有的东西拢在一起,我看疫情的冲击最大的影响是科技。

疫情推动了全球的科技创新,疫情也推动中国进一步走向一个全球引领科技的高峰,所以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正在到来。和以前所有的事情不一样,以前当所有的变革来的时候你是拥抱它、还是不拥抱它,当科技和数字化转型过来的时候,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你别无选择,只有跟着科技和数字化,是生死之变,或者你跟上这个潮流,或者你被淘汰。

我想可以说,在今天几乎没有一家纯线下的企业,或者说今天任何纯线下的企业可能活不到明天。因为科技的浪潮是如此的凶猛,下午3点我会和诺贝尔讲获得者Andrew Michael SPENCE讨论金融,我今天上午我把科技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全球的科技有三到四个推力:

第一,疫情,疫情在推进无接触的新生态,网上教育、网上办公、网上生活,所有的这一切在后疫情时代都会延续,我们回不到过去了。这个疫情对科技的加速了不得,我待会儿会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观测到的巨大变化。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正在走向科技。科技竞争已经越来越变得世界上最前沿、最极端的政治竞争。

第三,以后经济变得越来越明显,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科技公司,美国的股市走的好主要是科技公司,把科技公司拿掉美国的股市就不行,美国的科技大公司走的很好,非科技公司都不行,全世界现在都出现这个问题,所以科技变成了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第四,特别有意思的,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大规模转换和实现的曲线的拐点。

所以这几个力加在一起,这个大潮正在到来,而你、我们别无选择。

科技主导,未来全球竞争核心是物联网和区块链

疫情,大家可以看到,改变了一系列新生态。物资调配,武汉开始非常困难,引进科技立即见效、迅速,生活太方便了。在线医疗,2亿人在线办公,2亿人在线教育,所有的一切新的生态发展很快,中国的企业非常了不得,看到机遇就上,所以我们观察到一系列新的生态、新的状态、新的企业发展起来,在数字营销、卫生、公共管理、教育等等,现在甚至买房、买车都开始在网上,以后这个会变成常态,因为引入了AR、VR以后,你在网上买东西跟你在商场买东西的体验是几乎完全一样的。

退货率,我们现在用模型可以做到,把你买服装的退货率从30%—50%,通过AR、VR的服务降到5—10%。所以这个生态真的很厉害,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走的非常快,名字都怪怪的,飞猪、盒马之类的,但是企业走的非常快。

全世界来说,我们正处在这个竞争的阶段是什么?严格来说我们今天还是处于4G和智能手机阶段,我们正从在这个阶段走向全面的5G和云,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了。但是我们未来要打的是什么?是物联网和区块链,所以中国国家的战略就是利用全面实行走进5G和云的时候,提前合并跨越到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这个就是全球现在的制高点。

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手机从15年开始,电动汽车,AR、VR将来会起非常大的作用,不止是消费,到现在商业火箭,这些都是高端技术的集中。这个曲线下,这是从0—1,这是从1—N,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特别是认知理论,走的很前面,所以这个曲线在网上平移,后面互联网、异构计算、云计算、5G走的非常快。

所以我们的战略是什么?我们的战略是逆向进口替代。就是从容易的端开始,由右边往左边走进口替代,这里面,在微观LED、广播到AR,区块链、认知、无人驾驶,这几块都走的非常快,就是把这个曲线拉平,科技这个高潮走的是很厉害的,科技的变化马上反映在市场上。

为什么我们说科技主导?20年以前,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四大公司是电信、通用电气,只有三家是科技公司,10年以前,最大的十家公司主要是能源和金融,只有一家是科技公司。今天10年以后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最大的十家公司里面二家金融、一家是超型的能源公司,那是沙特,没法比,七家是科技。

不用再过10年,再过5年,前十家企业一定全部是科技阶级。这就是经济和金融市场反映科技的变化,走的非常快,但是中国在这几年赶超很厉害,我们在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上已经远远领先其他,和美国几乎并肩,全球20家最好的人工智能企业美国八家、中国七家,大家注意到,中国七家里面还没有包括阿里和腾讯。所以中国在这方面的赶超、往前挪还是走的很前面的。

数字流是新基建的核心,中国核心“卡脖子”技术还有很多不足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我们的不足,我们在基础、核心“卡脖子”技术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举一些国内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光伏面板,中国在全世界50%的市场份额,我们做了调查,15%的技术在国外。

高铁,在国内是100%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还是有10%在国外。数字支付,中国是95%都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包括阿里、腾讯等等,我们还是有10%的技术在国外。不用说半导体,半导体我们整个技术90%在国外。所以我们还是得随着这些变化还是得看到我们基础的薄弱。

长进很快,在云计算方面十年以前美国占100%、中国现在占了10%,阿里是大头。半导体,我们从4%涨到11%,但主要还是小芯片,我们的X86,11纳米、13纳米、15纳米以下的主要芯片还是靠进口。我们走的最快的是通信设备,11%走到41%,这是华为。所以我们有长进的地方,但在核心的技术方面应该可以看到还是有差距。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的战略在疫情中通过宏观刺激政策推动新基建、推动科技,新基建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说无数新基建是高铁等等,新基建的核心就在传统的物流和人流当中加一个数据流,通过人流、物流、数据流产生产业流和资金流,变成价值流,数字流是新基建的核心。

有了新基建这个这个数字流的基础设施核心以后,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可以在未来完全自如的交融,这一个物理世界,比如机器人自动化,这个已经不是自动化了,是数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无数的数据感知,感知到物联网,物联网进入大数据、进入虚拟世界,大数据进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信息空间,虚拟世界重新回到物理世界,改变和操纵现实世界。

这是人类到现在五千年、一万年、两万年、五万年的历史第一次实现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几乎无缝的转移,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我们不需要人的干预,因为机器学习,这是一个自动生成和迭代的过程,这下就了不得了,这就下开始突破了。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以数据为中心,国家战略落地怎么办?第一件事,加快5G的基站。通常我们用5年建一个5G基站,我们用5年完成了4G,我们国家现在有350万个4G基站,占全球4G基站的52%,我们本来用5年的时间继续把5G的基站做完,现在看要提前。

今年目标是建60万个4G基站,今天我们已经建了60万。我们现在已经有5500万5G的用户,深圳开始5G覆盖,希望我们的通州很快能够全部的5G覆盖。

所以这个往前挪,我们目标从2021年,2022年几乎把东部和主要城市把5G覆盖,这个世界就真的变了,相信明年再见到大家的时候你们所有人一定都是5G手机。

三个基建枢纽联动,这个世界真的变了

5G做完了做什么?互联网。5G只是基础,5G是为社会和工业服务的,所以5G的落地是互联网。我们的互联网做了5年了,2020年本来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大年。按照我们国家的计划,今年经过改造我们工业互联网的节点会超过美国。我们会5个国家做5个标准级的解析点,建10跨行业的5G工业平台,建10万个APP,10万个工业APP是什么含义呢?就是把我们全部生产的设备全部连到APP全部连到移动上去。

我在三星重工我们在调查,我们看到三星重工现在出来的设备现在全部上APP。重型设备上网这是了不得的事情,安全性、效率性完全提高,后面是什么?机器自己和自己说话协同工作,这是一个机械的世界,这世界真的变了。所以工业互联网现在真的走的非常的快,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所以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核心理念就是国家建一个基础设施的枢纽: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云这个大核心。这个核心我回忆起1993年美国建立了一个《信息高速公路法》,这个法案极大的推动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包括苹果、谷歌等等。

我们就要在更高的技术水准建立一个信息科技枢纽。在这个枢纽的右端让所有的科技企业往枢纽靠拢,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成为这个枢纽的一部分。然后在左边让所有的城市包括的城市包括市长和区长,在枢纽上做平台落地做数字化转型。枢纽建设是了不得,枢纽建设两边靠拢起来的话,连我都很难想象未来会怎么样。这个世界在从根本上改变就是因为这个枢纽。

这个枢纽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东西,这个枢纽可以变成三个具体的基建。第一是称之为“云基建”,云服务及数据中心;第二是管基建5G的管基建,各种各样的基建,通讯卫星;第三是端基建。因为我们所有都变成移动,手机是端,汽车是端,人脸识别是端,交通是端,所以端基建又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所有三个基建组成一个具体的枢纽,所以这个枢纽是可以落成三大基础设施的基建,变成GDP的增长变成价值。

我们看到疫情以后整个科技的发展新的方向。第一个是经济驱动从土地和建筑业走向数据和云,共享经济会走向无技术社会经济,大家不要以为只是一个概念的不同。全球价值链从高端全球合作走向我们的双循环走向独立创新走向合作也走向创新。

时间关系举几个例子解释一下,数字化办公很简单,没有办法上班了数字化办公。但是一旦疫情推动了数字化办公以后这个世界变了。我们现在在探讨的所谓数字化办公模式不是一个距离问题。第一是距离,第二是移动,第三是自动化,第四是智能化。

比如说我们在会场系统到位的时候,我们能够知道大家的气氛是什么,情绪是什么,讨论的会议内容是什么,可以迅速进入我们政府的决策系统,变成我们的目标,变成我们的财务,转换成全部的数据,这就是智能化,这就是新型的RPA。

我们已经看到完全转到互联网和网上的RPA形成,这里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运用。我在跟深圳市政府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走了1年多了,走了无数企业,学到无数东西,新型RPA起来,我看到最厉害就是把远程办公和RPA连起来,这个太厉害了,这不是一个远程概念。

制造业把整个制造业的边界无限往外推,推到无人工厂、无人驾驶等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等于是美国和欧洲、日本总合,但是我们机械人的比例很低。我们1万个机器自动化机器人只有28个,韩国有528个。自动化从机器人开始,机械人是数字化还不是机械化,不是机械机械人而是数字机械人,这是未来的一个极大的变化。我们预测机械人的产业和行业在未来有及其大的发展。机械人的世界会越来越丰富,服务机械人会大规模起来,因为我们都需要服务。

服务机械人不一定具有人型,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这样的机器人,譬如说一个做膝盖,做骨骼赞助的机器人,可以完全改变。我因为腰间盘突出疼的很厉害,我适戴这个设备可以比你跑的快5倍,这是根本上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解放,所以各种各样的机械服务其实都会起来。

医疗,医疗是我们讲的最多的一件事,我们看到医疗主要的几个功能,传统预防、诊断支持、医疗方案研发等等。我把我们现有的科技医疗企业做了一张图谱,把所有企业放在一起归类特别有意思,我们发现今天所有的智慧医疗企业都是垂直的。譬如说大部分都在远程检测心脏病、高血压、远程护理。第二块远程识别,现在机械对肺癌和乳腺癌诊断率和人不相上下。医疗方案辅助很多,但是在运营和市场都很弱,为什么?我们进不去这个系统,因为这里有一个制度问题,也有一个系统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东软,因为中国的人多,肿瘤患者多,数据也是大量的数据。所以东软通过中国的肿瘤病人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全球最好的肿瘤数据中心帮助医生诊断,这是在疫情中因为没法接触。

我们在武汉看到一个小小的但是巨大的变革,就是把患者、医院和支付前的保险机构连起来了。我们做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什么概念?你生病可以到医院救治,也可以在网上虚拟救治。医生诊断开的药房马上到药店,药店通过快递效果送到你家里,你的钱进入你的医保单位或者商业医保。你不用出门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了,这一下这个医疗系统变了。

我也看了多年的医疗系统,医疗系统进不去就是因为它的垂直细分,技术根本就不能横向走遍。这次武汉这个小小的试点,推动了医疗系统信息的横向流动,一旦这个系统建起来,所有的科技都可以进去,这个世界就变了,包括我们刚才讲到所有的担保、理财这种公司都可以进入这个系统,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系统一建,所有的数据统一了。

我们医疗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医院和医院数据不统一,没法用,我在深圳打了几仗,希望把深圳的医疗数据拿过来用,根本没法,我们算了一下,要用几十万人来做标注,做完这个数据还没法用。但是我们现在有这个系统,如果平行打开,这个世界就变了。所以这个疫情的推动真是了不得了事情。

疫情引发了新一轮的关于政府治理。疫情中我们在武汉迅速看到治理的重要,小区管理,上升为政府治理、上升为国家政治治理,就这一个概念这个世界变了。我们看到新的小区模式,我们以前小区是物业,物业只是提供服务,我们现在做新的模式,物业有新的经营方式,2O是物业,2C是业主,2G是政府,政府也介入为什么?因为政府有安全、有监管,有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是治理的一部分,后面有2B把商家引进来了,把物业引入政府数字化治理这个概念,物业管理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数字化政府治理有了真正的落脚石。

所以两年前我就跟郁亮讲,我说你未来的物业公司的估值一定高过你的房地产公司,因为房地产公司建完房子就没事了,你的物业可以服务业主一万年的,是延续的过程,而且无数的增加值流量可以进去。

我们都在讨论增值怎么进去,疫情推动了这个模式的产生,增加值现在有入口了,这个世界变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出现了智慧杆这个概念。这个智慧杆是通讯、环境监测、信息发布、能源、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所有东西都可以集中在一个杆上,因为5G,没有5G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智慧杆设立以后,我们现在发现整个不用说交通,整个信息不用说什么,社会安全治安一下子好了很多,因为5G、云和大数据接触,对人流和人的分析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已经在深圳试点了,这已经不是梦想了,一个智慧杆几乎可以把我们现在所有的探头全部替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时间关系金融就不说了。

数字经济未来的一切是流量,流量的反面是物联网

当我们把所有的政策和我们看到的事情拢起来,国家的战略核心理念是什么?数据流。数据流具体的体验是什么?流量。中国今天的流量人均每个月是9GB,是OECD的6GB高于他们50%,我们预测10年以后中国人均流量GB会增长10倍,达到100GB,OECD国家将达到50个GB,中国将是发展中国家一倍的水平,因为数字经济未来所有一切是流量,流量的反面是物联网。

具体的落实,其实落实完全不是虚的,是非常实际的,就是看我们有多少物能连起来,中国今天是10亿的物连起来,和OECD是平等的,10年以后我们预测中国的物联网可以达到100亿的规模,OECD大概是50亿,同样是OECD国家的1倍或者2倍。手机是什么规模?手机是10亿级的,我们现在智能手机也就是5亿多部,物是千亿级的,所以我们10年以后在流量上如果我们能达到100亿的单位,这个社会就全部连起来了。

流量为基础,基础设施的构建让所有的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围绕这个市场基础设施找方案落地,归根结底把流量做上去,流量做上去这个世界就根本的变了,所有人都可以用这个流量进行创新,所以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走向一个创新大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我们躬逢其盛,我们希望所有在座的人都能跟上这个大潮,没有成为失败者,而成为成功者,这个大潮及其的壮美和漂亮。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