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攻略 >

黑科技赋能|零售行业的“滴滴打工”来了

刚刚摘下围裙的王秀霞换上了一身休闲的运动装,戴上了鸭舌帽。天虹超市水产档早班的工作下午两点多就结束了,她还没想好接下来的时间能去干点什么,因为女儿还有两个小时才能下课……这时候,“智能用工”发来了一条信息,超市到家业务有个一小时的任务她可以去帮忙,于是她决定去赚点外快。结束之后,刚好可以买菜给女儿做饭。

这个名叫“智能用工”的App,正是天虹开发的全新“黑科技”。

天虹智能用工App

作用:解决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痛点

类比“滴滴打车”,天虹的智能用工就是“滴滴打工”,它结合了共享经济和人力资源两个元素,无缝连接用工需求方和劳动力供给方,让双方直接对接,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一方面,很好的解决了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企业招工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有意愿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促进多劳多得,实现个人收益提升,因此尤其适合像超市这样劳动密集型的业态。

据天虹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徐楠介绍,以超市为例,其人力资源供需调配存在明显痛点:

需求方:希望用工可以即想即得,没有业务需求的时候不过多付出人力成本。

组织方:一线员工招聘越来越大,但要保证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满足用人需求。

员工方:部分想赚外快的员工找不到更多的用工信息,不想加班的员工不愿在旺季被强制加班。

于是,天虹超市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就发起了智能用工平台的研发需求,结合技术服务公司灵智数科(天虹孵化的技术公司)的研发能力,推出了“智能用工App”。

据介绍,像超市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业态,正式员工有限,往往需要利用社会化资源。没有抢单系统前,用工模式偏向内循环,有了抢单系统之后可以更好地连接到外部资源,实现外循环式的“共享用工”。在天虹看来,智能用工平台不仅可以从模式上解决企业即时用工问题,也可以让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非常符合未来企业用工的趋势。

由于天虹原本的数字化程度较高,该App的研发周期较短,从立项到四店试测仅用了约3个月的时间。今年8月13日,智能用工App正式面向天虹超市业态推行,目前已经覆盖了天虹全国100余家超市。据透露,启用智能用工App后,天虹每月将节省支出近百万。

应用:标准工作开放化 用工成本可视化

事实上,智能用工App不仅适用于超市,同样适用于其它零售业态,只是应用的前提是业务标准化和可量化,员工能力的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有意愿抢单赚钱的人都可以下载App注册,但需要经过平台的考核之后才能贴上相应的能力标签(送货、打包、杀鱼等)。

据了解,目前仅在天虹超市应用的智能用工平台中,60%为小时工(没有和天虹签订劳动合同的社会闲置人力)。超市自有员工和常用小时工,由于经常接触超市工作,可以快速设定能力标签上岗;第一次接受任务的员工,平台会按照超市的工作标准进行指引、培训,之后再做标签认证。

以一个临时用工需求来体现智能用工App的使用场景:

今晚是超市到家业务的活动时间,需要额外用工,业务管理员需将工作内容、工作时长、需要人员符合怎样的能力标签等任务信息提前发布在平台上。当天上午班的超市自有员工、超市所在商场百货的柜员、门店周边小时工从业人员等都可以参与抢单。每个任务被完成后,管理员都会对人员进行评分,评价是管理员反选抢单人员的基础,评分低的人可能会无单可抢。

而这项应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让以往无法量化的工作量可视化,清楚地了解企业付出的成本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

企业评估人力资源的效率分为两个方面,员工到位率和用工总人数,对于超市而言,每天的经营存在“波峰波谷”,这种动态化的用工需求,对人力资源的精准投入具有很大的挑战,而天虹智能用工可以在解决用工需求的同时激发员工活力,让不同时段都可以以合理数量的员工高效运转。

规划:开放给其它企业 应用于更多业态

天虹方面表示,智能用工平台适用于多种业态甚至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当前,天虹用旗下用工需求量最大、痛点最明显的超市业态先行,是为了验证产品的功能效果,紧接着,智能用工平台将为天虹便利店、百货购物中心以及天虹商圈内的其它商家提供更多服务。

据介绍,基于产品模式和开放程度,智能用工App可以进一步实现:

(1)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或者高定服务提供给其它企业;

(2)突破业态和职业领域限制,应用于更多自由度高的领域,成为一个更大范围的共享平台。比如设计师,每个企业都需要,但工作完全可以共享化和在线化。

判断:业务融合性决定智能用工工具的价值

抢单模式的技术壁垒有限,智能用工的价值发挥重点在于其数字化与业务流程的专业化程度,可以与企业业务的整体逻辑和经营系统形成协同,这其中包含了人事信息数字化、工作内容标准化与量化、用工需求动态预测全要素分析、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等。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创造的用工系统较难做到和业务的高度融合,所以创造的价值可能相对有限。

基于此,智能用工系统应该是高度定制化的,要结合业务的定制化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基础的通用任务抢单系统很难做好企业服务。比如每个岗位的绩效要求和定价模式都是不同的,通用解决方案没法对应定制。因此,即便是天虹的智能用工系统,在向其他业态拓展的时候,也需要基于岗位特质去做产品的优化迭代。

(文|石航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