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天堂 >

为了做生产潮流内容的生意 YOHO!开了家“便利店”

  近日,YOHO!的第三家线下体验店“有货MKT(需求面积:800-1000平方米、今年计划开2家)”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B2层开业。

图片来源:互联网

  定位为“潮流便利店”

  此前,YOHO!分别在南京和上海开设YOHO!STORE、YOHO!BLU,主要以潮流鞋服零售为核心。

  而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的这家有货MKT,从命名上来看,“MKT”分别代表“Make you cool,Kick the rules and Take it away.”的缩写。不同于此前两家实体店,YOHO!这家新打造的线下零售IP 是一家“潮流便利店”。门店面积近800平方米,介乎于YOHO!STORE(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与YOHO!BLU(门店规划面积为150至500平方米)之间,所贩卖的商品更多是以潮流衍生品为主。

  因此,在“有货MKT”的主入口处,更多呈现的是结合如今潮玩业态兴起、生活品质和情趣的提升而带来的生活方式潮品小物。在有货MKT店内,你可以看到各式新奇特商品,易拉罐中的数据线、“冰柜”中的背带裤、在“餐盒”里的帆布包……而类似潮流鞋服这样的主要品类,反而被陈列在了店铺相对比较深的位置。

  在运营方面,有货MKT采用的是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比如小程序在整个购物流程体验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产品的价格也需要消费者自行扫码才能得知。

  未来,有货MKT将会为潮流爱好者提供社交互动空间,定期举办各类潮流文化互动活动,将品牌精神延伸至生活方式和潮流文化层面。

  分为零售、轻食、快闪和体验四部分

  有货MKT是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面积最大的主力品牌之一。门店采用了全通透的设计方案,并设有多个出入口。

  在区域规划方面,有货MKT店内分为零售、轻食、快闪和体验四大区域。

  1、零售区域:

  背靠YOHO!集团的国际化潮流资源与有货APP的专业买手团队,零售是有货MKT的核心。

  有货MKT店内拥有50多个国际潮流品牌、几千件单品以及有货MKT自营产品。未来,有货MKT还会联合优质艺术家,定期发售限量商品。

  2、轻食区域:

  有货MKT的空间内还设有餐饮区域,集合了一些餐饮品牌。

  POPEYE x Yo!Coffee

  YOHO! 旗下的咖啡品牌 Yo!Coffee,联合大力水手 POPEYE 推出限定特别版包装。

  春丽吃饭公司

  主打复古风,来自北京的网红餐厅春丽吃饭公司上海首店也在有货MKT内。围绕 “结合” 概念,顾客可以在春丽吃饭公司体验到充满上海本帮特色的“中国汉堡”。

  SafeHouse

  上海新晋中式冰沙品牌SafeHouse准备了四款各具特色的冰沙。

  体验区域内设置了定制服务、线下二手市场等多个项目,让“好动”的潮流爱好者们能够在店内获得更多互动感受。

  3、快闪区域和体验区域:

  有货MKT内开设了mars旗下首个集购物、餐饮、咖啡的生活方式集合空间“AT by mars”。Ta以白色和冷色金属作为主打色调,整体空间采用大量金属和不锈钢,配有大 LED 展示屏。

  在这里,顾客不仅能阅读mars here城市生活指南杂志以及各类书籍杂志,还能购买mars、Yo!Green、超级植物公司三方联名的绿植等各类生活方式产品。未来,AT by mars还会不定期举办以品牌展示为主的装置展览和 mars 用户线下聚会。

  此外,体验区域内还设置了定制服务、线下二手市场等多个项目,务求让潮流爱好者们能够在店内获得更多互动。

  计划明年拓展10到20家门店

  不同于一般电商和零售企业的成长逻辑,14年前,YOHO!从一本杂志起家,发展到现在的包括零售电商、线下展会,潮流生活方式的mars APP,线下店 (YOHO!STORE、YOHO!BLU、有货MKT)。

  显然,YOHO!正在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潮流生态圈,而且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线下的门店形态。

  再加上,根据有货MKT的体量,可以覆盖到更多的商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店开店慢、成本高的这个不足。

  YOHO! 创始人梁超曾对媒体透露,YOHO!对有货MKT的规划是,希望明年能够开出10到20家,选址将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当在一二线城市形成一定密度后,有望向三四线城市扩张。

  总结:

  除了YOHO!之外,不少新媒体头部企业纷纷爆出进军下线的动作。

  这是因为,一方面,电商虽然能通过运营的各个环节触达消费者,充分挖掘了流量的价值,但绝大部分的流量和消费仍然在线下。如今,随着线上流量红利基本消失,电商市场的扩张基本饱和,单纯依靠线上获取新客的成本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与一般传统线下店在商业竞争中,内容企业掌握着“足够低的流量成本”,拥有较为稳固的读者群,同时独特的内容吸引的受众群体足够清晰和垂直,并能够形成传递价值观与审美、接收需求与意见的闭环交流链条。进军线下,以高维姿态进入,打击低维,拥有着传统线下店不具备的优势和力量。

  不难想象,未来将会越来越多新媒体在线下场景中进一步深化与消费者的互动,最终实现品牌生态体系的塑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