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小罗病了
我时常听见许多长辈或同辈抱怨现在的节过得有些不像话:中秋未必能团圆,过年的年味儿也不浓,虽然在节日里大家还是聚在一起吃饭,但所有人都低头玩手机。粽子、元宵、月饼这些东西都还在,却好像成为了一种符号。节日还是那个节日,过起来却和十多年前的感觉不一样了。
相比之下,圣诞节这样的“洋节”倒是没有什么“本来的样子”,也不会引起“不一样”的感慨。我们周围的人们也在庆祝着圣诞,只是这个节日和它原本的意思相去甚远了。在这里,节庆和耶稣可没什么关系,人们只是互相赠送着苹果与祝愿。
第一次收到时我一头雾水
节庆永远带有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是双重的:形形色色的节日因为历史原因而诞生,但过节的人们却以他们所在的时代特有的方式庆祝着这个节日。追溯节日的起源,你总能找到一些古老的缘由来说明为什么要庆祝或是纪念,但在千百年过去之后,庆祝和纪念的原因早已褪去颜色,只留下庆祝和纪念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是中国本土的节日还是外来的节日,对我们来说它们仍然存在某种共性——它们都是购物节。
在我们这个时代,节日总是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如果说“置办年货”多少还算来自于传统,其他节日里的疯狂购物就有些说不通了。每一年,从元旦特惠(或者中西合璧,和圣诞一起叫“双旦特惠”)开始,中间有春节特惠、五一特惠、端午特惠、中秋特惠、国庆特惠……不仅如此,人造的购物节也很常见,什么双十一、双十二、黑色星期五、六一八……简直是天天过节。
“清明特惠”也很常见,其中旅游的优惠还算正常,毕竟清明踏青也挺合适
我并不想贬低这些购物节。说起来,购物算得上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联结方式之一了。更何况,人总是要买东西的,这些节日带来了低价的商品,我自己买得也挺开心的。
且不说别的,得益于数字游戏极大地压缩了发行成本,近些年来游戏的打折是越来越猛了。Steam一年两次的大型促销已成习惯,其余平台也是纷纷跟进,隔三差五便有“××特惠”。一些新作发售,还没数满几个月价格就能腰斩半价,着实让人目瞪口呆。像Epic游戏商店这样的新平台更显财大气粗,连卖带送。各路网游、手游也纷纷推出节日大礼包……
《碧蓝幻想》推出了天司、老王必得,不心动吗?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节日特惠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尽管不时听见有人说买买买(或者是手机,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让节日变了味道,但“节日”本来该是什么味道却是一件很难说得清的事。请一位民国人士来过上世纪80年代的春节,他或许也会觉得“变了味”。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许未来会有什么东西,会像网络与智能手机一样再次改变我们的生活,那时感叹“节日变了”的人们或许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变成了更年轻的20后们。
归根结底,人与节日都是被塑造的。如果说节庆是为了让人记住什么的话,那还是让人以比较快乐的方式记住比较好。节日变成购物节好不好、要过洋节还是中国节、过节的方式纯正不纯正,这些问题虽然说不上不重要,可的确没有开心过节重要。
购物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