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部长戈亚尔8月29日在第17届东盟-印度经济部长磋商会上表示,已要求东盟(ASEAN)加强其“原产地规则”,以防止东盟成员国转口中国产品至印度。
戈亚尔要求尽早审查东盟-印度货物贸易协定(AITIGA),认为该贸易协定损害印度方面的利益,特别是违反原产地规则。一位政府官员透露,许多中国商品通过东盟进入印度市场,从而使印度制造业处于不利地位,印度方面希望在11月东盟-印度领导人峰会召开前确定审查范围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便在年底前开始全面审查。
早在8月初,印度政府考虑重新检视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协定的消息已传出,消息人士称,印度政府倾向于更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目前印度与大多数东盟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
此外,9月21日起,印度将对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FTA)下的进口商品实施原产地规则。根据这一规定,具有附加值的商品才能出口至印度,这一规则有助于遏制货物倾销。印度财长西塔拉曼表示,自由贸易协定需要与“自力更生”政策方向保持一致,对国内产业构成威胁的进口商品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前中央理事会成员Vijay Kumar Gupta表示,中印双方地缘政治冲突使印度有机会成为药品和信息技术等多种产品的制造中心,有必要对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审查,并检查从东盟倾销的中国产品。
AMRG&Associates高级合伙人Rajat Mohan也认为,原产地规则确保原产于东盟成员国的商品才能享有关税或其他优惠,进口商必须掌握与原产地有关的信息,例如原产国标准和产品特定标准等。
安永税务合伙人Abhishek Jain则表示,尽管印度的举措旨在促进本土制造业发展,但要让印度进口商遵守这些要求可能很难。
在散装药品、原料药、电子产品、电气设备等领域,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依赖程度较深。据印度当地统计,2018-2019年度,印度电脑中的92%、彩电中的82%、光纤中的80%、摩托车零部件的85%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戈亚尔此前在东盟-印度商业理事会曾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和东盟未能充分发挥双方贸易潜力,但现在是时候扩大双边贸易并解决分歧了。他表示,在2019-2020财年,印度与东盟10个成员国间商品贸易额为868.6亿美元,如果与东盟成员国间战略关系得以改善,未来印度和东盟的贸易额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
印度严防中国商品“曲线”进入
新德里8月3日报道,两名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政府正考虑采取措施,防止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伙伴将未增加任何附加值的中国商品出口到印度。
政府官员称,印度正计划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标准,实施进口数量限制,强制推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准则,并且在商品口岸对来自多个亚洲国家的产品实施更频繁的检查。
这些举措的主要目标是进口的基本金属、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的电子零部件、家具、皮革制品、玩具、橡胶、纺织品、空调与电视等产品。
路透社指出,更广泛领域的限制举措预计主要将伤及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新加坡,这些国家都是东盟成员,而印度与东盟签有自由贸易协定。印度还担心来自韩国的大量商品涌入。
印媒在7月份曾透露,为禁止中国产品从第三国流入,印度商业和工业部正在推动快速修订《海关法》,并要求财政部出台有关原产地规则的严格规定,授权海关工作人员核查滥用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印度此前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货物实施100%检查。
印度或将对近20种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在过去几个月里,印度政府已经宣布了与生产相关的激励措施,以鼓励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和医药产品的制造,同时限制中国同类产品的进口。
据《印度时报》8月11日报道,印度政府正考虑对包括笔记本电脑、相机、纺织品及铝制品在内的近20种产品增征关税,同时对部分钢铁制品实行进口许可,此举被视为印度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的最新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印度自中国的进口额自6月以来已经连续两个月上升。
有公开信息显示,在过去的几周中,中国进口货物在包括印度孟买、钦奈在内的港口均受到阻碍,导致许多货箱在港口堆积。此外,由于印度海关近日严查中国货物,导致海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增,对其他国家的进口货物通关也造成一定影响。
鉴于此,提醒近期与印度有贸易往来特别是货物出口到印度的外贸企业,务必注意收款与发货的风险把控,警惕目的港清关受阻、目的港无人提货、买家弃货、拒不付款等问题。
风险提示
如果手中有印度订单。先和买方友好协商,确保能够顺利清关;与买方、船公司事先书面确认滞港等费用承担问题。尽量收取全额预付款或开具信用证方式;确保国际快递正常承接业务;咨询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获取风险保障。
如果已发运业务,提前联系清关货代,密切关注目的港清关政策,如有必要调整卸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