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讯】经历轰动全国的行业巨震后,2020年,命途多舛的顺风车迎来最热闹风光的时刻。
10月8日晚,专攻顺风车市场的嘀嗒出行向港交所正式递交第一版招股书,开启IPO之路,抢在滴滴之前冲刺国内“共享出行第一股”。此前不久,经历了漫长整改的滴滴顺风车宣布已在全国300个城市开通服务,正式全面回归。
招股书内容显示,嘀嗒出行对顺风车业务的依赖度很高。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顺风车业务分别产生营收5.33亿元和2.73亿元,各占同期总营收的91.9%和87.8%。借着滴滴被迫蛰伏的空白期,嘀嗒的顺风车业务增速不俗, 从2017年到2019年营收分别为2.77亿、7.79亿和5.33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66.5%。
嘀嗒出行业绩数据 来源:招股书
得益于顺风车的良好表现,嘀嗒整体利润水涨船高,自2019年起实现盈利,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1.72亿元和1.51亿元,纯利润率分别高达29.7%及48.6%。
市场空间大、增长快速、利润率高,将嘀嗒送上IPO之路的顺风车正在急速奔驰。甚至有报告预计,从2020年至2025年,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将达到41.8%的复合年增长率。
然而,滴滴无论多难都要卷土重来、再战一场的顺风车业务,看起来很美,但仍存隐患。2018年的两次严重事故让顺风车元气大伤,市场萎缩超过一半,无论是滴滴回归还是嘀嗒上市,都很难证明,它仍然是一门值得花大力气投入的好生意。
01市场萎缩超过一半
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实现了1.51亿元的利润净额,市场份额66.5%。据此估算,嘀嗒今年全年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整个顺风车市场的净利润预计约4.48亿元。而此前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占据约90%市场份额的滴滴顺风车,在当年就已实现9亿元利润,顺风车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10亿元级别。
3年过去了,被两次安全事故重挫的顺风车市场,即使经历了长达两年的休整和恢复期,仍然萎缩了超过50%。
“两次严重事故的发生不只对滴滴造成了严重影响,也重创了整个行业。”一位滴滴顺风车员工曾表示,在滴滴顺风车下架一年多的时间里,包括嘀嗒、哈啰在内的顺风车完单量翻了好几番,但同行并没有完全接住滴滴的份额,市场总订单下降了50%以上,日订单约100万单。
事实上,使顺风车市场萎缩的除了滴滴下架以外,还在于整个产品规则的改变。
在两次严重事故发生前,顺风车对司机接单数并没有严格限制,价格却比出租车和快车低很多。在这样的规则之下,长途出行的出租车和快车用户会大量迁徙到顺风车,很多顺风车司机的实际工作内容与快车无异,一个司机一天甚至可以接到十几个顺风车订单。在这样的背景下,顺风车市场的大盘被快速撑起,订单规模增长迅猛。
但一个月内两次恶性事故接连发生,让顺风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整顿和颠覆。
国家十部委联合入驻滴滴进行安全审查,包括嘀嗒在内的众多网约车平台被约谈,安全整改随即展开。顺风车的产品规则也被相应调整,司机接单数大幅下降。嘀嗒招股书显示,其平台司机日均接单数为1.3单。滴滴最新发布的规则规定,顺风车司机每天的接单数被控制在2-4单。
游戏规则的改变让订单数量迅速下降、整体市场规模缩水的同时,也让原本想靠顺风车赚钱养家的司机大规模离开。一个可以用于佐证的例子是,嘀嗒2018年接住大量滴滴订单,营收突飞猛进增长,但在2019年又迅速回落。
曾经被广泛看好的顺风车业务,早已光鲜不再。
02增长空间大而不实
关于顺风车未来的增长空间,嘀嗒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称,2015年至2019年,顺风车交易总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未来还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增长至2025年11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1.8%。
顺风车市场规模预期 来源:嘀嗒出行招股书
该报告由此推断,顺风车将成为四轮出行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但从现实的市场状况来看,顺风车的未来将很难如报告预期的那般美好。
首先,随着游戏规则改变,顺风车实际的市场规模严重缩水。嘀嗒2019年的日单量不到50万单,仅为滴滴顺风车下架前的四分之一。得益于2018年前的快速扩张,顺风车市场才得以维持2015年至2019年2.9%的复合年增长率。接下来,顺风车想要实现相比过去7倍的增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经历两次事故,此前占据着九成以上市场份额的滴滴顺风车下架后,大量用户成为了“沉默用户”,顺风车用户和司机的回流变得异常缓慢。
滴滴顺风车内部员工透露,在滴滴顺风车下架一年多后,用户侧对于滴滴顺风车已经回来这件事感知度较低。即使滴滴在试运营阶段维持着零服务费的标准,用户和司机回流也仍是目前的棘手问题。滴滴顺风车总经理张瑞也承认,滴滴顺风车的全面回归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受制于市场规模减半和用户回流困难两方面的掣肘,顺风车市场未来能否维持2.9%的复合年增长率都是未知数,要实现41.8%的预期更是艰难。
03利润高,风险更高
市场严重萎缩且总体增速缓慢,但滴滴仍然坚持顺风车回归,嘀嗒出行也坚定地要做这一门不太好做的生意。
原因只有一个——顺风车仍然非常赚钱。
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嘀嗒2019年纯利润率为29.7%,2020年上半年更是达到48.6%。顺风车这种不需要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的轻资产模式,赚钱能力强悍。因此即使行业天花板严重下降,嘀嗒仍然能够收获可观盈利。
但在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下,顺风车这种高利润的商业模式背后,也一直跟随着捉摸不定的行业风险。
“不同于网约车的营运平台属性,顺风车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撮合平台,但同时也承担着道路运输的责任。”一位网约车行业人士表示,由于这种特殊的平台性质,顺风车相关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迟迟未能确定和出台,在政府监管层面也长期处于模糊地带。同时,顺风车平台与车主、乘客之间作为居间服务合同关系的认可度,也一直不高。
“所谓居间服务合同关系,就是顺风车平台完成了事前充分的信息审核工作后,在顺风车营运过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平台方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这是在推动依法监管顺风车过程中,争议最大、最不明确的地方。
更让滴滴和嘀嗒头疼的,是来自社会舆论的质疑。即使平台做到事前审核,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顺风车平台应该承担和网约车平台一样的责任。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开启IPO之路的嘀嗒出行同样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且它的业务单一、抗风险能力更弱。一旦发生意外,嘀嗒面临的处境可能比滴滴当年更危险。
两年前恶性事故带来的舆论危机,差点毁掉滴滴的整个出行版图。频频被传即将IPO的滴滴,能否打破这一“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