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成都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麻将+火锅”,但无论经济,还是人文,成都是继北上广深之后,另外一座不容小觑的城市。Ta兼具了当地风土人情与国际化节奏,既市井又fashion。
丰富的城市面貌,让成都的商业有着蓬勃的发展。近几年,成都更超越了杭州、重庆,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商业创新领头羊。其中,在还没结束的2020年,成都的首店经济已经递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图片来源:远洋太古里
成都首店数量,仅次于京沪
如果说,上海是首店“收割机”,那么成都就堪称首店“战斗机”。
据成都零售商协会与中商数据联合发布《成都市2019首入品牌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落户成都的首店数量达473家,落户的全球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领跑新一线城市。其中全球首店6家,亚洲首店1家,全国首店50家,西部首店26家,西南首店97家,成都首店293家。
今年,在疫情阴霾笼罩下,国内实体行业的闭店潮一直轮番上演。尽管在第二季度有所回暖,但不少购物中心和品牌商纷纷把目光投进线上找出路。而成都的首店经济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甚至成为了部分新品牌首店和旗舰店的首选城市。
来自成都零售商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成都首店落户227家,其中中国内地首店14家,西部首店5家,西南首店69家,成都首店139家。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上半年,成都累计开业首店也有122家,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在全球首店数量上继续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
2020年1至9月,成都首店落户情况(数据来源:成都零售商协会)
从品牌来源地来看,开在成都的“首店”,内地品牌达156家,而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品牌则有71家;从业态分布来看,餐饮、零售、娱乐分别为102家、88家和64家;而首店类型方面,全新品牌达163家,旗舰店、概念店或体验店有64家。
尽管在与上海的较量中,后者仍具压倒性优势,但成都的首店经济话语权正逐步提升,有的品牌虽然没能把全国首店选在成都,但后续的拓店计划中,仍被视为重要市场,往往把西南地区首店设于此。
成都人“慢耍快活”,爱美也爱美食
首店的入驻数量无疑可以代表这个城市的开放度和商业聚集度。如今,品牌商的拓展思维已从“首进制高点”抢占一线城市,转向了“首进可进”,在市场影响力和拓展成本的综合考量下,选择可以进入的最优城市。
近年来,成都实体商业发展成熟、市场兼容并蓄、消费辐射西南地区能力强等特点,给予其首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为国际美食之都,成都吸引的各类首店中,餐饮也是其主要品类,占2020年前三季度成都首店的45%。尤其是具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颇受欢迎,例如点都德,开门迎客10分钟,排队超200桌;而内地首家山本耀司旗舰店内设立的Y's咖啡以其高级感的设计,圈粉一大波消费者。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除了美食,成都人杰地灵,盛产美女。如今,“成都美女”已成为一大城市标签。在此背景下,成都在时尚消费群体的分层较为精细化,每个群体都十分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在成都的首店经济中,零售方面的表现非常抢眼。其中,美妆护肤、箱包鞋类及设计师服装成为零售首店主要进驻品类。
以国际大牌为例,不仅其门店凸显国际范,而且开始通过深耕某一领域去打开成都市场,比如CHANEL在成都开设了中国内地首家鞋履精品店,法国娇兰Guerlain开设当地首家精品店;而一些国货品牌比如KKV、话梅HARMAY还开始在空间上造文章,前者在春熙路开设首个独栋店型,将门店打造为一个黄色巨型“集装箱”,后者在晶融汇以“黑、白、灰”的性冷淡作为实体店的设计主色调,打破消费者对美妆店的刻板印象……
此外,成都市政府定期举办荧光Mini马拉松、“爱成都,迎大运”系列活动等,不断完善绿道建设和绿地公园,引导运动品牌、创新概念健身房进驻成都。而且上述首店的选址分布中,无论在传统核心地段春盐商圈,还是交子公园等片区都有所兼顾,区域发展上更均衡。
成都万象城二期将进驻的首店或旗舰店(资料来源:根据成都万象城订阅号整理)
而在今年年底开业的成都万象城二期,入驻店铺数为320家。笔者估计,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远洋太古里、成都IFS、万象城二期为代表的知名商业综合体将会为成都带来多家重量级首店或旗舰店。
为啥成都首店经济那么“猛”?
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根据赢商网大数据对“首店”的定义,有以下三种类型:
1、国际品牌首次到国内开店;
2、知名品牌所创立的子品牌或副牌首次在国内开店;
3、已开店的代表性品牌,首次在国内开出创新店型,如新物种店、新型概念店、新型体验店等。
2018年,“首店经济”一词在上海的城市首店宣传中第一次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既成概念所提及,并在次年的第一季度迅速爆发。随后,北京、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也纷纷入局。尤其在2019年,成都首进品牌增速迅速,品牌数量与业态丰富度都有质的提升,发展态势仅次于上海、北京,奠定其首店经济的商业基础。
但是,新一线城市那么多,为什么品牌们却在成都扎堆开首店?
自古以来,成都的商业发展一直有着厚重历史积累,从西汉的“列备五都”、唐宋的“扬一益二”,再到上世纪春熙路开街、改革开放,一直引领着国内中西部城市的商业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强劲的消费力和市场辐射能力,为品牌首店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关键节点,成都是辐射广阔西部市场的支点,这也让众多品牌把成都作为打开中西部市场“桥头堡”。而且,其旅游“吸金力”也不容轻视。据《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显示,10月1日到5日,全国十大夜游城市中成都热度位居第一;根据马蜂窝旅游大数据,假期年轻游客最关注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也高居第一位。
再加上,成都近年来也有不少优质项目,这进一步拓宽城市消费版图,并带动品牌重新布局商业网。除了拥有九龙仓、太古、仁恒、伊藤、伊势丹、铁狮门、新世界等一大批国际国内优质现代商业运营商之外,奥特莱斯、主题乐园等商业体的扩张、上半年成都SKP的开工建设、落地天府新区的泰国高端商业综合体“暹罗天地”、将古老建筑与现代商业结合起来的宽窄巷子……成都的实体商业消费场景可谓愈发多元。
而成都的文化土壤也培育出了异常丰富的景象,多元审美和极为包容的特性,让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界限在这里显得异常模糊,为各具美感的首店进驻提供土壤。再加上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力本来就强劲的成都市居民,其消费需求逐步迈向更高层次,为扩大首店经济的消费提供了动力支撑。
当然,成都的首店经济蓬勃也少不了政策扶持。继上海、北京之后,成都是率先提出首发产品和首店开设促发展目标的城市。早在去年,成都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到,到2021年,成都每年新落户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店、旗舰店、体验店等各类品牌首店超过200个、发展特色小店超过300个,其中引进国际首店及世界品牌100个。
首店和城市的发展,是彼此促进的正向关系。品牌“首秀”,其落户地的考量,与城市的经济、区位辐射力、人口数量、消费习惯、文化包容度等有关;城市对于品牌的知名度、口碑和目标消费群是否吻合,也会有所权衡。而这方面,成都已佳境渐入。无论来自国外,还是本土,品牌们都能在这座城市被接受并发扬壮大。
首店经济给成都商业带来什么?
“首店”的“首”字,无论对商业体、消费者,还是城市本身而言,代表一种稀缺性。
相比街铺、写字楼配套类商业等商业设施,购物中心具有较为完善的运营服务体系及更浓郁的商业氛围,成为品牌首进陌生市场设店的第一选择。而首店的引入,能促进商业体趋于成熟,甚至在同质化的零售业里实现突破,带来新鲜消费体验。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实体商业的活跃度有所下降,业态需要积极配合正在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而首店则能促进商场内的业态更新换代。近几年成都城市化进程加速,不论是市区,还是近郊乃至远郊新城建设,都涌现出了不少有特色商场。契合并反映各商场特质、定位的首店陆续进驻,这让成都商业空间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丰富。
从2020年前三季度成都首店进驻情况来看,春熙路、交子公园等知名商圈中的购物中心是首店入驻成都的首选。此外,成都环球中心、成都银泰中心in99、仁和新城等也在吸引不少首店前来进驻。随着首店效应的升级,这促使成都商业体之间对于首店的竞争,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行业龙头间的良性竞争会促进企业快速进步,从而带动行业发展。
2019年,笔者也去了一趟成都。除了其消费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一线城市之外,在笔者观察下,成都的年轻人崇尚价值多元,不仅视野开阔,而且还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他们热爱时尚,讲求品质和颜值,强调态度。于他们而言,电商虽然发达,但仍不能替代“看得见、摸得着”的到店体验。而成都首店的入驻,其新鲜感、热度、高颜值及唯一性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打卡”心理,并为他们带来更加优质的到店体验,进而产生与品牌互动。
另外,首店自带话题性,在年轻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交媒体舆论上,可以催生“眼球经济”,并通过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互动,自主形成品牌传播的闭环。
而对于城市而言,优质品牌在区域内设首店,不仅让所处商业项目锦上添花,还是所在城市的一张极具辨识度的名片。而该城市入驻的优质首店越多,且开店品牌知名度越高,可以整体提升项目的商业品质、迭代更新之余,还从宏观上有利于城市的资本注入和商业发展。
总结:
毋庸置疑,全国各地首店经济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再加上,国内疫情有所缓和,大家的消费欲也在逐渐恢复。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首店经济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增长。
“爆红”容易,“长红”难,而成都的首店经济才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未来,当首店品牌数量发展到“井喷”阶段,商业体与品牌如何相互配合去适合不断持续的消费升级,让昙花一现的“流量”变为复购率高的“增量”,这是未来成都首店经济要探讨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