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购物指南 >

“炒鞋”风蔓延至国货,新华社、央视这样点评!

金融界网4月6日消息 近日,随着新疆棉事件发酵,“炒鞋”风蔓延至国货,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价格飙升。在某APP上,参考发售价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银白款,页面显示仅42码有货,且售价高达48889元,涨幅高达31倍。

得物App4月6日发布消息称,针对网传图中涉及的三款球鞋中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下架处理。此外,同时对全平台商品进行核查,另发现20款球鞋存在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对这些球鞋都做了下架处理并对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

新华社: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

4月5日,针对近期市场上疯狂的炒鞋行为,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

文章称,一件商品一件商品短短几天涨价数十倍,显然不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断国产品牌升级之路。

新华社认为,对当前一些网络平台借机哄抬价格的行为,品牌方应当尽快动起来,维护品牌形象。监管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加强监管和引导,维护市场秩序,为“国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央视:“炒鞋”当心“鸡飞蛋打”

央视也对此评论称,有业内人士指出,“炒鞋”并非“遍地黄金”。在少数人一夜暴富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亏损。当把“炒鞋”作为理财手段,分期贷款、借钱“炒鞋”,甚至是集资去“炒鞋”,并指望以此一夜暴富,大家就需要小心了。

专家分析,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炒品种越来越少,一些民间投机资金盯上了“鞋圈”等过去比较小众的投资圈。

“炒鞋”圈资金量越大的人,就能接近更上游的经销商直接拿货,从而形成垄断、哄抬鞋价,最终形成“割韭菜”的“杀猪盘”。散户、小贩,乃至很多没有收入的学生就被裹挟其中,成了“活韭菜”。

央行曾发文: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

2020年6月29日,中消协公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其中特别提及得物,其在监测期内共被搜到8735条相关负面信息,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当时,微博上“中消协点名得物APP”话题,阅读量高达1.2亿,其中的产品假冒伪劣问题最受网友关注。

更早的2019年10月,在炒鞋市场疯狂数月后,央行上海分行发文《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指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并且点名批评了10余个炒鞋平台。彼时,还未更名为得物的毒APP排在首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