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福建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座谈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作为本次座谈会的旅游领域重点合作项目,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为央地携手促进福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拉开新序幕。
NO.1│壹
省旅发集团牵手中免
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系福建省国资委监管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是福建省产业要素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经营网络齐备的综合性旅游龙头企业。
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中国旅游集团权属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免税专营企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在全球旅游零售商中排名第一位,每年为近2亿人次的国内外游客提供免税商品服务。
此次双方互加“好友”,成功“牵手”,将充分发挥各自品牌、资源、运营等优势,共同打造国内商旅项目新标杆。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福州市内免税店项目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福州市内免税零售、旅游零售业务合作,填补福建省内“旅游+城市免税购物”的市场空白,增添城市旅游消费新亮点,提升旅游市场热度,进一步加速旅游消费回暖,促进疫后福建旅游产业复苏发展。
据透露,目前,合作双方已进行了多次密切接洽,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沟通机制。
下一步,双方将正式成立项目工作组,加快申请福州市内免税经营权、设立合资公司实体运营免税业务、推进市内店选址、规划、建设等多方工作,力争项目尽早落地运营。
NO.2│贰
购物中心垂涎免税概念
实际上,这并非福州首次染指“免税”概念。
去年7月24日,东百集团公告称,公司向福建省及福州市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关于支持公司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请示。
有股民戏称,这是被投资者“催”出来的一份公告。
就在去年6月9日晚间,王府井宣布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免税牌照的百货企业。随后,王府井的股价宛如坐上了火箭,6月9日收盘价尚为27.38元,7月9日股价创出79.19元的高点,区间最大涨幅达189.23%。
受此三亚免税商场销售利好影响,免税概念在A股冉冉升起,不少传统百货企业相继宣布已向相关部门提出免税品经营资质申请。
于是,去年6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就有网友追问东百集团“是否有申请免税品零售业务的计划”,彼时东百断然否认。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居然是省旅发集团捷足先登。
NO.3│叁
免税店或进驻购物中心
究竟免税店会另立门户,还是哪家购物中心会将其收入囊中呢?
作为福州未来免税店的样本,2019年5月1日厦门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营业,是海关总署批准设立的全国5家市内免税店之一。
不同于三亚“离岛免税”模式,作为口岸出境免税店的延伸,厦门市内免税店暂时只为来厦境外旅客提供服务。
厦门市内免税店同样由中免集团经营,位于中华城购物中心南区一层,初期营业面积为331平方米,经营范围涵盖香水、化妆品、太阳镜、手表、箱包等免税商品品类,引进包括黛珂、娇韵诗、菲洛嘉等国际品牌。
目前根据政策规定,服务主要针对境外旅客,购物需凭有效证件,如护照、台胞证等,以及离境航班信息。但是厦门市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协助、配合争取扩大销售对象政策,希望未来也能向出境的境内人士开放。
市内免税店和机场免税店不同,为给顾客更充足的购物时间和更舒适的购物体验,采用“店内买单,口岸提货”模式,在口岸隔离区内设立专门提货点。
到店消费的顾客应至少在航班起飞前24小时完成购物,并将所购免税商品一次性全部携带出境。目前提货点设置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五通码头。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还有一家免税商场,那就是32年历史的厦门国贸免税商场,由于经营调整,已于去年7月闭店。
而即便是中免集团,此前青岛、厦门两家市内店的营业也被称为“开启国内传统市内免税店恢复运营的序幕”。
之所以说是恢复运营,是因为此前中免集团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开设过市内免税店公司,但经营业绩不佳之下,上海市内店和大连市内店先后注销,北京市内店也并未实际运营。
市民对这个市区免税店也是颇感兴趣,纷纷猜测会落地在哪个区域。
是三坊七巷、福州南、高新区,还是利嘉国际商业城、中洲岛、恒力Mall、嘉里中心、正大广场、冠亚广场,或者是平潭、马尾、长乐呢?
猜猜看,
福州市区免税店究竟将花落谁家?
【企业名片】
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84年正式成立,是唯一经国务院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税业务的国有专营公司,按照国家赋予的“四统一”管理政策(统一经营、统一进货、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制定管理规定),对全国免税行业实施统一管理。
目前,中免集团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沈阳、昆明、厦门等近50个国内大、中型机场免税运营经验,还运营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内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以及柬埔寨国内第一家市内免税店——吴哥免税店。
其中三亚国际免税城,有3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营业面积达7万平方米,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香水、化妆品、手表、太阳镜、小皮件等21个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