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进去蹭书看的时候,那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感觉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在笔者印象中,小时候的书店,就是单纯卖书的地方:各种书籍堆积在一块,就算分门别类,依然摆脱不了土里土气的感觉;店里没有座位,想看书的话,要么只能站着,要么只能坐地上。看了很久又不买,店员就会板着脸赶人走……完全没有体验感可言。
如今,面对与渠道电商的竞争,复合书店的重击,不少老牌书店重装归来,悄悄变身书店界的实力派“网红”。功能、颜值和体验感均大幅度提升,早就不是想象中“千店一面”的旧模样了。
武汉外文书店(图片来源:图片来源:Wutopia Lab)
武汉外文书店
对于武汉人而言,在中南路开了40年的外文书店是城市之光,也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在上世纪80年,“文化热”中的“西学热”,使外文书店红极一时。
不过,有巅峰,也有低谷。自2010年开始,实体书店,前途堪忧。外文书店也不例外,面对自身经营以及电商冲击内外交迫,曾在2012年8月歇业装修5个月。但装修后的书店只剩两层,且外文图书占比较少,反响不大。
直到2018年,实体书店行业正回暖。外文书店在当年的情人节宣布“隐退”进行升级,并在去年12月开放试营业。
此次外文书店通过三个层面进行改造:
基于设计主导的店面升级
基于内容的功能性延申
基于文化场景打造的书籍售卖
设计团队是曾经设计过苏州钟书阁的俞挺团队,书店的外立面以“山外有山”为主题,在原有传统玻璃和灰色外立面竖起一面Tiffany蓝的色彩立面,表达了面对知识应有“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态度。
其内部空间设计,以“光”为中心,通过倒三角的漏斗玻璃窗,使阳光可从屋顶的透明天窗直抵1楼。俞挺仍旧延续了苏州钟书阁色彩与空间运用理念,对于撞色和大面积色块运用达到了极致。
更重要的是,重新设计后的外文书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像一家以外文主导的书店。地下一层和地上七层,营业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拥有近四万种图书,藏书量约十四万八千册,原版书籍藏书量为华中第一。国内图书与外文原版书比例为7:3,除了英语,这里也有日、韩、法、德等小语种书籍。在全国大型书店中,这算屈指可数。
地上七层至负一层均结合设计本身主题分别起名为聚光、悬光、岚光、奎光、摛光、熙光、韶光、晞光。
一层:聚光
作为书店重要活动和典藏书籍展示区域,一层主要为展示功能和部分休闲区域,另外为了延长读者的消费时间,这里还设有瑞幸咖啡、华为等门店。
二层:悬光
整个楼层正中央设有五镜花市,并摆放着与花艺相关的工具类书籍。除此之外,用柔光隔断书墙的“午夜书房”,营造半开放式阅读区间。为了解决读者餐饮问题,这里还引入KFC小型店和水吧。
三层:岚光
这是围绕儿童所打造的主题楼层,设计以纯白中与多彩缤纷浅色系结合。书架和座椅都按照小朋友的身高设计,书籍按 “听、说、玩、学、写” 进行分类,最为突出原版外文书籍的售卖。
此外,这里还专门设置小V绘本馆,除了提供传统的租赁和购买服务外,还开展以绘本为主题的亲子故事会、创意美工等儿童早期教育活动。
四层:奎光
这里以人文社科书籍为主,有针对VIP会员的丝路书店,有针对古文出版书籍爱好者的楚才塾,也有针对外文爱好者的外语角活动区域。
五层:摛光
此楼层主要为艺术书籍、未来书店(无人书店)、钢琴培训中心、民国照相馆。
最为引人注目可谓未来书店,刷脸通过闸机,显示屏能实时显示了整栋大楼的人群热力图,能书店哪里人多,哪里人少。通过面部识别,它还能分析进店人数、性别、年龄等,方便书店对服务进行实时调整。除此之外,这里,每本书的书架上都贴有二维码,扫码就能听书,而且还接受无人结算。
六层:熙光
此层为餐饮楼层,有悦东湖、青蔬主题餐厅等品牌进驻。
七层:韵光
本层为外文书店精华之地,其中藏书阁收藏了目前武汉最大规模及质量最好的外文原版期刊及书籍,保存了国内外4000余册孤本珍藏级的图书。
负一层:晞光
以餐饮业态为主,入驻淑女丰饭、书亦烧仙草等品牌。
三联书店READWAY
上海三联书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前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发行机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
抗战胜利后,三店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后迁至北京。自邹韬奋先生等人创立的前身至今,在国人心中,它代表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新生活的向导。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三联书店在郑州设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分销店。
近年来,上海三联书店在传统实体书店经营的基础上,也开始积极寻求创新,于2017年创立了上海三联书店的精致文化生活品牌和内容发声平台READWAY,并先后落户于宁波、北京、西安等城市,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新地标,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比如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创立于2017年,是READWAY品牌第4家门店,也是上海三联书店开出的第10家实体书店。它选址在淮海路新天地广场4楼和5楼,螺旋形上升的楼梯打通了楼层,整个楼层呈现自然的原木色陈设风格。
近千平方米面积的书店里,约有两万种图书,以艺术和人文书籍为主,又不乏相对小众的英文原版书和立体绘本等,书架的标签细分为“三联荐读”“生活美学”“经济观察”“历史新知”“匠心创意”“艺术设计”“大师书房”“青年思潮”等品类。最为特别的是,书店通过巨幅海报、展板等形式去展现主打明星书,并围绕这本书打造立体的阅读体验。
除了图书品类之外,这里还把来自巴黎的ELLE CAFÉ首次带进上海。其吧台位于店堂中央,以时尚杂志ELLE多年来的经典封面作为装饰元素。
书店内有时设有艺术作品展览、为书籍做的策展活动、读书会、讲座、沙龙、生活美学类的课程等各类文化活动,在传播知识、传递价值的同时,也和读者间建立起了默契的情感链接。
新华书店(需求面积:400-800平方米)
1937年4月,新华书店在陕西延安诞生。在这83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历经转企改制、连锁经营、转型升级等一系列的变化。尤其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各地新华书店逐渐脱离总店,在各省建立新华书店或新华发行集团,并以省为单位独立探寻发展方式。
事实上,书店本身并非是各省新华发行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版权引进、教辅生意、校园书店、社区合作、机关单位合作等这些“看不见”的业务才能为集团带来重要营收。
不过,在2014年前后,受到了数字阅读及网络购书的冲击,国内实体书店行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打造了诸多新型书店,而跨界也成为实体书店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热词,单一业态的实体书店逐渐消失,多元业态经营逐渐兴起。
自2014年起,新华书店就开始进行自身升级改造,并自上而下发布升级转型任务。
6年间,这家“老字号”开出不少兼具颜值与阅读体验的书店。比如推出体验店BOOLINK,请来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亲自操刀“光的空间”、曾获2017年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的“新鲜空气书吧”。
而在去年下半年,新华书店在浙江杭州和河北石家庄开出的两店,再一次在空间和设计上刷新了读者对其印象。
?杭州余杭店:虫洞创意空间
去年9月,新华书店在杭州良渚文化区打造了一座虫洞创意空间。
店内以白色为主色调,打造了多个带有拱洞的片墙,把整个空间分割成很多小单元,也巧妙地隐藏和弱化了周边办公室和进入到这个书店空间的出入口。拱洞按照透视的角度排列,造成视觉上无限延伸的感觉。
整个书店目前有三千多册书,内容涉及畅销书籍、经典书籍、外国文学、散文诗集、儿童童话五部分。而书店的中央则是休息区和咖啡区,读者可以在宽敞明亮的中庭边看书边享用下午茶。
此外,书店1楼空间还设有手作创意工作室,里面有着很多关于良渚文化的文创产品。
?河北石家庄店:飞行的书本
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某种程度上,书籍与桥梁的功能相似。而这家位于石家庄中山路东路勒泰中心的新华书店,以河北文化符号赵州桥为灵感,把“桥”的概念进行了多元衍生,将弧形及桥拱元素贯穿整个空间、呼应主题,并赋予之新内涵,以此表达品牌对城市精神和文化记忆的传承。
书店以开放式布局呈现于人前,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飞行的书本”,即店内悬浮的白色弧形状天花造型,从整体上升华了空间的阅读情调与氛围,并以书、咖啡、儿童、主题情境作为四个功能板块,互相区分又交织共存。
总结:
从因循守旧的单一经营,到如今在空间“造文章”的复合经营模式,老牌书店们的每一次改变,都似乎在跟我们说:变化的不仅仅是书店,还有我们每个人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